第127章

stingr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汉末风云录最新章节!

    关羽等人此刻已经过来了,一见晏明不待其开口,关羽首先赞道:“晏头领,好武艺啊!”

    “二哥,俺认他做兄弟了。”张飞大咧咧的囔囔道。

    “我都听到了,恭喜四弟再得猛将啊!”关羽心情亦是难得的高兴。

    “关将军,敢问主公之武艺比翼德兄与您如何?”晏明筹措了片刻之后问道。

    “呵呵,这个就不好说了,总之你能接下翼德六十余招已经非常难得了。”关羽不习惯在人前卖弄,答非所问道。

    “哦,看来俺还是不入流啊!”晏明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关羽的意思,不禁沮丧道。

    “别像个娘们似地灰心丧气,老晏你还是俺至大哥、二哥、四弟碰到的最强的对手。”张飞给晏明鼓气道。

    “喝!你还不知足了,我连张三十招都难接,依我的看法,这世上只要能接下张三六十招的,那都是高手,而且是一流高手。”魏续为晏明大气道,其实他又何尝不是给自己大气了。

    “嗯,你的看法?有用吗?”晏明突出的牛眼一瞪魏续道。

    “嘿嘿,当然有用,我奉先大哥乃是并州第一勇将,会遍无数英雄豪杰,未曾败过。而张三却可以跟奉先大哥打了旗鼓相当,当然差是差一点,但是比奉先大哥以前碰到的高手可厉害多了!”魏续被晏明可怖的牛眼一瞪,还真有点寒掺。

    “嗯,如此说来,俺也算高手?”晏明傻帽一般吐出这么一句话来。

    “哈哈哈!”

    在场的众人,除了孤山坳的盗匪,都被晏明天真的语气给得乐了。

    “什么叫也算是高手,老晏你根本就是高手,而且还是一个超一流的高手。”张飞哈哈大笑道。

    “以前是不是有人说不厉害啊?”魏续取笑晏明道。

    “嗯,他老是说俺太差了。”晏明老实的点点头道。

    “啊,还真有啊!”魏续闻言不禁为之咋舌,他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话而已,却没有料到晏明竟然还真说有。

    “哦,请问此人何方人氏?如今又身在何处?”关羽心中一动,问道。

    “此人己吾人氏,名叫典韦,如今在哪里俺就不知道了。”晏明摸着自己的后脑勺说道。

    “他怎么个厉害法,比张三还强吗?”魏续听的大是惊讶,连忙问道。

    张飞一听耳朵亦是竖起老高,他想听听晏明口中之人有多强,难道还能强过他去了?

    “他们两个若是比拼武技,应该差不多,不过那典韦的力气似乎要更大一些。”晏明想了想说道。

    “典韦?日后遇到一定要好好与较量较量。”张飞双眼露出一丝狂热。

    “可惜,若是知道此人落脚之处就好了!”关羽听的晏明也不知道典韦去处,心中不禁有些失落,忍不住叹息道。

    “几位将军,事情你们决定的怎么样了?”王强这时凑上前来说道。

    “什么事情?谁决定?”魏续、张飞一下子被王强的问话给问懵住了,面面相窥不知所以然。

    “嗯,当然晏头领岂是言而无信之人!”关羽望向晏明朗声说道。

    “啊,哦,对对对!就这么定了。”晏明先是一愣,旋即反应过来,连连点头道。

    “噢,原来说这个。”张飞猛一拍脑袋叫道。

    “靠,我说王强,你小子怎么说话的,不清不楚!”魏续一时没明白过来,觉得有失面子,责怪起王强来了。

    “是是,标下这回没说清楚,下次注意了。”王强暗自苦笑道。

    “那就叫你的弟兄们收拾收拾,咱们回营吧,天色也不早了,正好赶回去吃饭。”张飞抬头望望天色,呵呵一笑说道。

    “嗯,晏头领去招呼你的兄弟去吧,收拾好了,咱们就出发。”关羽放眼看去,只见那些盗匪们也没什么可收拾的。

    “哎!那些破破烂烂的东西就不要了,都丢了吧,我们营中好东西多了去了。”魏续看见好多盗匪,竟然还抱着一些烂被子,破草席等等一类破烂东西,赶紧叫他们丢掉。

    那些盗匪一听要他们丢得自己手中的家伙,有些不愿意了,这些东西可是一直陪着他们的,叫他们扔掉还真有些舍不得。

    “丢,都丢了,别尽给俺丢脸了,什么破玩意儿!”晏明瞅着自己手下的那点出息,感觉在关羽、张飞、魏续三人面前丢了面子,有些老羞成怒的暴喝道。

    只听见“噼里啪啦!”一阵乱响,那些盗匪们终于在老大的暴怒之下,依依不舍的将他们的宝贝丢了。临走的时候他们还不时的回头顾望,真是难舍难分啊!

    关羽在走之前让他们列了一下队形,也顺便了解了一下他们的人数。除了晏明这队人马没有一个头领,哪怕是小头目都没有,只有几个晏明的亲信勉强算是头领,人员清点之后,关羽在心里列了一张单子。

    孤山坳盗匪团,首领一人,晏明;头目五六人,也就是晏明的亲信;下面的弟兄有二百三十七人;马匹仅有十二匹,其他东西,无。

    关羽得到这份单子都不禁觉得好笑,一支二百多号人马的大盗匪团,全部的家当竟然是什么都没有?也不知道晏明他们是怎么做盗匪的,做盗匪做到他们这个样子,还真是有够衰的!

    关羽与张飞、魏续以及王强等一众探骑,带着二百四十余号人马,摇摇摆摆的往三大营行去,一路行去,远远望去也算浩浩荡荡。

    话说尹铭与钟繇由后备营回到三大营,然后便往场去寻关羽、张飞、魏续三人,却发现三人同时都不见了。找人一问才得知三人去收编晏明的孤山坳盗匪去了,一时也没什么事做,便与钟繇坐在中军帐里研究起《三字经》来了。

    尹铭先与钟繇来了一通小儿教育的重要性,接着便祭出自己的至儿时起就背的滚瓜烂熟的《三字经》。

    尹铭将这《三字经》分为三段,将其背出,却将那些可能穿帮的都删除了。

    人之初,性本善,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自当今,四百年。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当尹铭口干舌燥的将这一篇《三字经》,却不见钟繇有任何的反应,抬头望去,只见钟繇痴呆呆的望着自己,一时愣住了。要知道这《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以说熟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推崇,被历朝历代的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

    《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书教材中,不能不说是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儿童启蒙读物。所以《三字经》堪称为‘蒙学之冠’。

    钟繇一直都视自己的主公为神人,可是今天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尹铭。他没有过目不忘或过耳不忘的超绝本事,但是他依然听出了这《三字经》中所包含的内容,其中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甚至还有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不得不说钟繇再一次为尹铭所折服,如此蒙学之教材,那要多少年月的积累沉淀再能汇集而成的啊!可是他的主公尹铭竟然随口就将它成书了,你说那不叫钟繇震惊吗!

    “主公,这可是您编的?”钟繇紧捂着胸口,问尹铭道。

    “当然,元常先生可曾在别处见过?”尹铭被钟繇问的有些不自然了。

    不过好在此时的钟繇完全被尹铭的创世之举给震惊的麻木了,他已经不知道怎么去赞扬尹铭了,如此成就只有圣人才可与之匹敌!

    “哦,不不不,只是主公给属下的震惊太大,属下的脑子已经乱成一团,属下需要歇息片刻,以梳理思绪。”钟繇慌忙摇手说道。

    尹铭有些无奈的笑了笑,这可不能怪他,他的本意的好的,为中华民族的蒙学教育而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实在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去做的,只是他的动作似乎稍稍大了一点。

    片刻之后,钟繇总算是醒过神来,他望着高坐与上首帅位的尹铭,心中充满欣喜与感激。欣喜自己得以辅佐如此主公,将来必有一番惊世成就,感激的是上天的恩德,赐给他这样一个英武睿智的主公。

    “有些词句元常不甚明白,还请主公赐教。”钟繇默记了一些《三字经》的内容,觉得不太明白,便请教尹铭道。

    “元常先生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尽管问来,我是知无不答。”尹铭说着话的时候心里可是在打鼓,暗想是不是穿帮了?

    “主公开篇即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可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在其后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后天的学习环境不同,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钟繇问道。

    “嗯,元常先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尹铭这时放心了,原来钟繇只是问些这个,那就不用担心了。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说的儒学大家姬孟轲的母亲曾经三次搬家,只是为了使孟轲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轲有一次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育其子的典故吧!”钟繇望着尹铭说道。

    “不错。”尹铭点头答道。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这的确是父亲的过错。而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那自然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好,有道理。”钟繇喃喃自语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真正是精辟至极矣!”钟繇此时已有些忘乎所以了,口中默默的念着记下来的句子。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敢问主公,这个香指的是何人?”钟繇皱着眉头问尹铭道。

    “噢,此人曾任魏郡太守,当时京师称誉其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章帝还曾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元常先生不会不知道吧!”尹铭笑着回答道。

    “啊,原来是天下无双之江夏神童,黄香黄文强是也!”钟繇恍然大悟道,“嗯,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当的,他是当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啊哈,这个我知道是那个了,必定是天下之模楷李膺李元礼也称赞其将来必为伟器的‘异童’孔融孔文举对吧?”钟繇突发狂性,张扬的大声说道。

    “正是此人。”尹铭微笑道,心里却在想,我怎么不知道孔融还有‘异童’之称!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好,好好!”钟繇一边回忆,一边击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