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篇

梦中宋韵55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从陈桥到崖山最新章节!

    李元昊暴跳如雷,把那个宋朝的奸细抓来!你不是说麟州城里没水吗?不是都快渴死了吗?可他们居然能拿水和稀泥玩!你们这些骗子,宋朝没一个是好人!得出这结论后,李元昊灰心失望,再没心情玩下去。当天在麟州城下把那奸细砍头后,就起兵回国了。

    河东路之战结束,李元昊虎头蛇尾,开战两个多月,以惨败收场,只能灰溜溜滚回老家,等着下一次机会…

    小结一下,宋史由于种种原因,是我们民族总想忘却的一段痛史。太多的失败、太多的屈辱,都成了反面教材,如不强盛、如不强硬,我们就会像宋朝那样亡国,甚至灭种!

    只是我不明白的是:所谓的大辽战神耶律休哥,为什么就只提他在高梁河、歧沟关的这两场大战呢?不错!这两场大战对宋辽之间的国运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对于休哥本人的战场经历来说,尹继伦的徐河之战是不是更为重要呢?因那是战神的战争绝唱!再说所谓的宋夏三大战,为什么会选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呢?不是说这三场大战规模不大、影响不深,只是保安军、白豹城、以及现在的河东路之战,为什么就不能入选呢?

    何况就连这宋夏三大战的描述是不是都走样了呢?如不仔细翻阅《宋史》,只看近现代各位史学大师们的著作,几乎都在一片声歌颂着李元昊用兵如神,西夏人勇武善战。而宋军低劣、懦弱、幼稚,甚至是弱智…郭遵、刘平、王珪、任福、葛怀敏等人的忠贞苦斗,根本就看不到!这是怎么回事?

    连蒙古人修宋史时都没抹杀的功绩,为什么会被自己民族所忘记?一直在强调我们该强盛,该有狼性,可却把自己英雄贬得一无是处!更不用说张亢、张岊、王吉等河东路上的英雄。基本上他们都被忽略了,一直都被掖在历史衣襟里。仿佛让他们见点光,是多么的不相宜!

    很想替千年前那些战死沙场、保家为国的先烈们问一句:这是为什么呢?

    10月15日,辽兴宗次子和鲁斡出生。

    18日,夏竦、陈执中两人被剥夺陕西一切军政大权,分别被贬为永兴军路的河中府知府、陕州知州。朝廷正式将陕西分为四路:秦州知州韩琦主掌秦凤路、渭州知州王沿主掌泾原路、庆州知州范仲淹主掌环庆路、延州知州庞籍主掌鄜延路。11月1日,高继宣接替杨偕任并州知州,主掌河东路。他们分别掌握着各自一路内的军、政、民、财各项大权,再也没人掣肘。

    庆历元年(1041)11月,范仲淹上攻、守二议。

    大宋屋漏偏逢连夜雨,与西北的战事不解。北方又有强敌压境,辽兴宗耶律宗真欲乘火打劫!到这时为止,耶律宗真当皇帝已当了11年多。最近他有点烦恼,日子太顺了,幸福得让人无聊?

    他坐在皇位上向四面八方张望,先看自己人。从他老爸望到老妈、从兄弟看到儿子,边看边想,觉得谁都挺好,但都让他提不起兴致。生活还是少了点什么?

    老爸死很久了,显赫人物的死亡就像老酒,时间越长,名头越芬芳。圣宗陛下。这词汇在辽史上独此一份,必将万古留芳,他只有羡慕的份。

    老妈?强悍凶狠的萧褥斤女士,不说也罢!

    目光转移。再看向弟弟。耶律重元现在是皇太弟,所谓“仁兄贤弟”弟弟当年如此贤良,哥哥怎会不仁德?皇太弟名号己是辽国的正规皇储。且兼任北院枢密使、南京留守,名副其实的辽国第078章幽州。以萧惠、耶律重元为主帅。萧孝穆年老乞休,不许。

    庆历2年(1042)1月5日,耶律宗真派萧特末、刘六符2人出使大宋,带上他亲笔给大宋皇帝写的国书。国书是这样开头的“弟大契丹国皇帝谨致书兄大宋皇帝”内容是本回忆录。从五代的后晋说起,中原方面的皇帝上至柴荣、赵匡胤,下至赵光义、赵恒,再到现任的赵祯,你们都是错的!从根错到梢、从里错到外!我们契丹已忍无可忍,但也能忍,只要你们有改正错误的诚意!

    事情从石敬瑭说起,当年的干儿子是诚心诚意把燕云十六州献给老爸耶律德光的。而爸爸也没白拿,亲自出兵办事,以至最后累死,所以16州土地是合理合法的劳务费!但被那个狂暴的不讲道理的后周皇帝柴荣给抢跑了,共有2州3关16县之多!你们宋朝皇帝不说归还。反而变本加厉!尤其你爷爷赵光义,不仅攻打我们友好邻邦北汉,还突然越过国境袭击幽州。这是怎么回事?还有你爸爸赵恒,澶渊之盟占了大便宜,我父亲好说话,你们就不自觉?瓦桥关以南10个县,我们日夜都在期盼,你们就不怕利息太多不好算?至于你、我的皇兄,你就更出格了!远的不说,就是西夏李元昊。他是我契丹女婿、是我的家臣。就算犯了再大的罪,要杀要剐得我说了算,你连告都没告诉一声就大打出手,当我是主人还是狗?

    综上所述,我亏吃得太大了,我要求亲兄弟明算帐,瓦桥关以南10县,还有太原的土地,必须全部还给我!还了?我们还是好兄弟。不还…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封信在1月5日发出。开封城内24日就知道了这一紧急事态,大家都心跳过速。太宗陛下当年都没法承受党项和契丹的联手压力,被迫向辽国求和。何况这时党项己强大到了这种地步,西北动荡。再加上北方开战,宋朝边防必将崩溃!之后就是开封以北所有土地的沦陷!

    宋朝军备最强的只有一面一点。即边防线上的全面防御圈、开封城里庞大的禁军集团…这两者之间全都是真空地带。再联想到澶渊之盟后到现在,北方战线上从兵士到武器都处于休闲状态,这仗根本就用不着打。死定了!

    那么问题出现:接受辽国人的要挟吗?给土地还是要战争?或再想深一层,辽国人在得不到土地的情况下,究竟有几分胆量是真要开战?就是说:讨价还价。还有没有可能?

    面对危险,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某一个人的成色都显露了出来,只有这种时刻,才能百分百看清他们都是些怎样的人!

    第078章”结果连富弼都不敢相信,一下就试出了契丹人的深浅!萧特末突然间站起来了,当然装还是要装的像。他要两个下属扶着,才能给宋朝的中使跪倒磕头。

    在场的宋人肯定集体暗骂了一声:见鬼的契丹人,这就软了?还以为你们多凶呢,原来就这点颜色?富弼心里也有了底。这才有史书记载他后面的孤身入辽谈判的壮举…

    于是,富弼开始全程接伴,陪着两位辽国使者一路从雄州到开封。路过澶州,这当年宋辽两国君主结盟的圣地时,富弼突然问“这里是名城,此时此刻更有位名人在这里。你们有兴趣去看看吗”

    “谁”两个辽国人问。

    富弼神色很骄傲“王德用”这是大宋此时硕果仅存的一位先朝名将。当年千里奔袭,把李继迁赶出青、白池老巢的人。辽国对他也很熟悉,澶渊大战时,王德用和他父亲王超指挥定州大阵15万人,截断了辽军退路,终于让两国签下“澶渊之盟”他的名字早已成了传说中的一部分…

    辽国使者一听,立即来了兴趣。定要去拜见。走进澶州城,两个辽国人大吃一惊。他们这次来要挟的借口就是宋朝不守规矩,忘了澶渊之约,在边境线增兵、修堡、挖沟,可那都是借口,尤其所谓增兵,不过是些临时招募的民兵而已。但这时澶州城里布满了正规军,大街小巷警戒森严,完全是战时标准!难道宋朝早有准备,根本就是在准备打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