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诸葛孔明舌战群儒

锋武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三国之季汉风流最新章节!

    姬野沉默良久,嘴唇紧紧抿着,像是两把薄薄的刀,看得刘铭都快要睡过去。

    ”北方我还有些事情,若是我能处理完,就只剩下去汉中找我的身世……你如果能在汉中找到我,到时候我就跟你混。“姬野像是下了一个决定,声音很沉,语气斩钉截铁。

    刘铭咧嘴一笑,锤了姬野一拳,”我就知道你小子一定看得开,不过……你在北方还有什么事?北方快要打仗了,曹操跟袁绍这一仗,估计绝对不下于徐州的一战,只有更大。“

    ”我知道,不过北方之事……说起来你也应该知道。“姬野望了眼刘铭,突然说道:”平原城外的那股黄巾军,我去取了他们匪首首领的时候,那匪首说他叫做张燕,手中统领的叫做飞燕军。那个时候他含笑而死,说我就算杀了他,也杀不了张燕,杀不了飞燕军,而死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那个时候我一直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直到我听说一个叫褚飞燕的人,改名张燕,手下飞燕军势力磅礴……我这时候才想到,我师父创立太平道的时候,或许早已安排了军种。我自己,便是统领这些人的关键人物,我师母……也就是你娘,固然智计无双,可我师父若非因为爱她,绝不会这么轻易上当,祸乱天下,为他人做嫁衣。“

    ”所以张角还是留了后手,而你就是因为知道了那些后手……才决定自己打出一片天下?“刘铭听得兴起,那七分酒意似乎都化作了浓浓的谈性,恨不得再有一坛酒才好。一旁早已快睁不开眼的张婉撇了撇嘴,发现自己才是那个最容易醉的。

    江无悔倒是一直保持着清醒,他可是知道梁萧和王霍的武功,而姬野却能从二人手下过招,关羽更是说过姬野若是长成,武艺不在他之下。

    刘铭当姬野是兄弟,江无悔却更当刘铭是兄弟,无论姬野是什么人,都不得不防!

    姬野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不错,正是如此,然而我终究不是我师父,我都不知道我走到这一步……是我师父的指引,还是你娘刻意的引导!“

    刘铭悚然一惊,酒意赫然又醒了几分,自己这个娘,为了当年王莽的新朝,王莽的新政,是有多么的走火入魔。

    ”我既然没有他们的脑子,自然不能就这样走下去,我能做的只有整合我师父留下的人手,弄清我家世现在的境况……然后把这一切交托给一个可靠的人。“

    姬野望着刘铭,漆黑的瞳孔更加深邃,”我认识的人不多,佩服的人可谓没有,可是若非要说有一个人我信得过,那只有我的一个朋友!“

    刘铭也眼里似乎也燃起了火,笑道:”你的朋友多不多?“

    ”不多,只有一个!“姬野说着,那漆黑深邃的眼里,突然又有了笑意。

    刘铭长声大笑,拍着身旁的江无悔道:”既然你拿我当朋友,那我当然也不会跟你见外。江无悔这小子比较笨,又没有什么人手,二当家他们武功是高,但是就那么几个人在北方活动我终究放心不下。我准备下一步让无悔接触袁绍,袁绍手下还有不少人才,能争取几人算几人,计划都早已安排好了……只可惜正逢徐州之战,怕是没什么人手了,野鸡你若是能吞下张燕的人马,这活就拜托你了!“

    姬野苦笑着摇头,指着刘铭道:”我就知道今天不该来,来了就一定被你小子拉去当驴!我们都去北方了,你又忙什么?“

    ”我?我当然是南下荆州啦,我爹那样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聪明,能耐,可你去刺杀他他都能把你给放了……荆州他会取?我爹做不了的事情,我也不想让我爹改变,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我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还是可以代劳的。“刘铭洒然一笑,向后微微一靠,却忘了这年头还远没有靠背,差点就翻过去。

    姬野微微一笑,一直面孔严肃的江无悔沉声道:”这就是报应,说我笨?我哪里笨了?“

    ”你哪里都笨!“

    一直趴在桌上的张婉似乎突然听到了,猛地起身指着江无悔,眼睛也瞪了起来,”你说个不笨试试?“

    ”小的笨,小的笨……“江无悔一阵汗颜,又突然明白了什么,扭头道:”野鸡,不光我笨,你也笨啊,春宵一刻值千金,你害人家亏了多少钱!“

    姬野恍然大悟,哈哈大笑的起身离去,就剩下刘铭跟醉眼朦胧的张婉面面相对。

    张婉突然咧嘴一笑,挂着红扑扑的脸就扑到了刘铭的怀里。

    刘铭从温柔乡里爬出来的时候,发现众人都已经收拾行装,又准备奔赴荆州了。

    如今曹操屯兵宛城,江东军忙着扩张势力,荆州颇有些自危的意思。与上一次内部叛乱的小打小闹不同,曹操就算是跟袁绍一战败北,也不见得是荆州能对付得了的。

    而能同时抗衡曹操、孙策,还让曹操退兵封官,阵斩孙策麾下大将的,唯有刘玄德。荆州不比徐州,纵然割地退让,也有广阔的土地,绝不至跟曹操孙策一决生死。

    于是这一次刘备入荆州,刘表心中虽还有分戒备,可却也不得不同意。类似软禁起来的徐盛和陆逊,也早被放出,荆州众人包括各个世家都已在襄阳等候。

    各位使者,更是在襄阳城门处等着,无一不是荆襄家族中的佼佼者。

    诸葛亮轻摇羽扇,一旁的崔州平笑道:“冬意未过,你就摇上了扇子,岂非多此一举?”

    “初出茅庐,难免心中激动,拿把扇子扇一扇,免得忘记了自己是谁。”诸葛亮轻声笑着,带着三分儒雅七分潇洒,“我从荆州成长,得荆州滋养,如今就算跟刘皇叔为荆州做一些事情,也绝不会忘本的。”

    崔州平哑然失笑,“孔明你跟我说这些又有何用,留着这些口舌跟荆州世家说去吧,荆州能否接纳刘皇叔,刘皇叔能否在荆州复制陶恭祖三让徐州的奇事……你可要多多出力了。”

    诸葛亮摇着羽扇,轻笑不语,前方就是蒯家、庞家的人,这两家他心中已有些把握,只是黄家丢了江夏,蔡家也因为支持二公子跟刘备多有矛盾,不好应付。

    好在自己也算是黄家的女婿,黄承彦总也不会把自己赶出来就是了。

    刘备一行人风尘仆仆到了的时候,仪仗齐整,车马连绵,却不见有任何铺张炫耀之处。而刘备早在望见城门众人之时,就已下马步行,显得恭谦有礼,却也龙行虎步,让人不敢小视。

    为刘备引路的,则正是前往汝南参加了刘铭大婚的荆州长公子刘琦,与众人一一答礼之后,便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马进了驿馆。

    “皇叔,家父在我临走时有言,若是皇叔到了襄阳,可休息两日去府上议事。过几日,荆州官员正要在州牧府衙议事,应该也会有不少人前去府上,到时能否在荆州立足,皇叔可要谨言慎行。”刘琦帮着刘备等人安顿下,说得语重心长。

    刘备施礼谢过,笑道:“备心中有数,多谢长公子提醒了。”

    刘琦有些慌乱,连连摆手道:“皇叔若是能入驻荆州,乃是荆州之福,小子跟誉之兄弟一般,怎能当得起皇叔一礼。”

    “长公子心怀荆州,仁义敦厚,与世家门阀相异,备替荆州百姓谢过。”刘备仍旧带着淡淡的笑容,身上的从容淡定,竟比起刘琦更像是贵族豪门出身之人。

    刘铭看着自己的老爹,心中啧啧称奇,暗道就算老爹仍旧不愿取荆州,也绝对不会被蔡家追杀了。

    蔡家只敢追杀四处逃窜寄人篱下的刘玄德,却绝不敢追杀大汉皇叔,坐拥淮南汝南的征南将军。

    “老爹放心好了,时无英雄,竖子成名,这荆州世家里面纵然也有雄才,可如今的荆州牧……已经不是当年的八骏之一了。”刘铭低声说着,本想得来刘备一句深以为然的感慨,却猛地脑后挨了一巴掌。

    刘铭扭头委屈的看着老爹,心道什么时候这个技能变成通用的了?

    “人在荆州,誉之慎言。”刘备叮嘱了一句,看着刘铭一脸委屈,又不禁失笑。

    几日的时间转瞬即过,刘备等人前去议事,驿馆内偏偏在此时有人前来拜访。

    刘铭有些狐疑的打开门,心头没由来的一跳,眼前这人嘴歪鼻歪,额头宽大,跟整张脸极不和谐,丑的吓人。

    唯有那一双眼睛,灵动皎洁,似乎一直闪烁着春天般的光芒。

    刘铭只看了两眼,第一眼看到了这个人的丑,第二眼就看到了这个人的双眸,下意识脱口而出:“凤雏庞士元?”

    来人微微一滞,继而笑道:“久闻彭城侯识人之术天下无双,果然不凡。在下庞统庞士元,求见诸葛孔明。”

    庞统一笑起来,歪斜的嘴角突然正了过来,若是不去看那过大的额头,配上歪斜的鼻子竟还有分邪魅之感。

    刘铭闻言了然,凤雏要见卧龙,可偏偏又不在刘备没来时候叙旧,想来是隐晦的自荐来了。

    “凤雏先生谬赞,卧龙先生就在里面,士元兄请。”刘铭侧身一让,伸手请庞统先行。

    庞统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经升起好感。虽然他和诸葛亮都有卧龙凤雏这样的大名,然而诸葛亮乃是外来之人,他自己又心高气傲,偏偏长相奇丑,都让世人怀疑。

    本来庞统还对诸葛亮为何出山,有着一定的怀疑,现在却已经明白了大半。

    无他,士为知己者死,一言足矣。

    诸葛亮闻讯从内堂转出,拱手笑道:“士元兄许久不见,仍旧是风采非凡啊。”

    庞统顿时脸色一黑,骂道:“你这田舍翁乡巴佬,这么多年不见,一见就损我,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

    诸葛亮哈哈大笑,请庞统入座道:“自从跟刘皇叔处理事务以来,亮从未有如此充实的生活,未免有些得意忘形。前几日还刚刚跟崔州平说过,天寒地冻仍旧要拿着把羽扇,以防自己激动过头啊。”

    庞统看着这个并不是太熟悉的同学,心中百味杂陈,沉默片刻道:“孔明,你可知你当日去追刘皇叔时,先生说了什么话么?”

    诸葛亮此时也已坐到了对面,刘铭唤下人上茶,自己悄然坐到了一旁。

    “先生说,孔明适逢其主,惜不得其时。”庞统没等孔明回答,就已经自问自答出口,“崔州平也曾经跟我谈过,治乱无常,虽有仁心,未必就能成行。如今这世道,刘皇叔若想稳固,必定要在北方尘埃落地、江东重整山越之前,拿下荆州、西川,可这又谈何容易,一个不甚,便会生灵涂炭。荆州承平日久,孔明,你忍心让荆州受苦么?时不我待,刘皇叔有非常之才,却已经不剩多少时间了。”

    诸葛亮带着淡淡的笑容,羽扇驱散茶气氤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究竟可不可得兼,士元兄大可拭目以待,不必用言语诳我。士元想必总不是想来劝我,让我说服刘皇叔离开荆州的吧?”

    庞统一时语塞,他的来意自然不像是刘铭想象的那样美好,而是想通过刘铭,把荆州世家的话告诉刘备而已。可没想到似乎孔明早已猜到了荆州世家的想法,而且……毅然决然的站到了对立面上。

    “士元兄想必过会儿也要去州牧府议事,不如先行一步,亮虽不才,倒是也还可以去会会荆州群英。”诸葛亮缓缓喝下一盏清茶,抬起头来目光如炬。

    庞统心中一惊,他生性孤傲,因为长相又不免性情偏激,就算在学宫之内跟着庞德公、水镜先生学习,也基本未将同窗放在眼里。他虽然知道诸葛亮也算是有些才学之人,可他印象中的诸葛亮,却绝不是这样一个有卓绝自信之人!

    眼前的诸葛孔明,让庞统升起了一个念头——此人能翻云覆雨,平地里掀丈高大浪!

    刘府之中亭台楼榭,假山流水,还有丝竹之声声声悦耳,刘备脸上带笑,心中却只有暗暗叹息。

    当年的刘表敢一场鸿门宴杀机毕露,霹雳手段,如今安逸已久,怕是早没了当年的魄力。

    温柔乡是英雄冢,古来便是如此。

    “说起来,老夫还没有当面恭贺刘皇叔得征南将军一职,荆州琐事繁忙,倒是没能顾得上同宗大事,皇叔莫怪啊。”刘表呵呵笑着,抚着灰白的胡须,眼睛眯得很小,让人看不见半分目光。

    刘备起身施礼,微笑道:“州牧说笑了,征南将军一职备何德何能,犬子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时无英雄,竖子成名。若是州牧不在荆州,而是在徐州跟曹贼抗衡,或许徐州百姓远比现在要安稳,所得更不止一个征南将军之名了。”

    马屁谁都爱听,刘表也一样心中开怀,暗道刘备也不是全然不会说话。

    “早听说彭城侯文武双全,只是这句话虽好,说的却有失偏颇,皇叔雄才大略,又如何能说是竖子成名?怕是这句话,是令郎自谦之语吧?”刘表笑的很是慈祥,令人如沐春风。

    刘备却丝毫没有如沐春风的意思,一边点着头,一边在心中腹诽,若是刘表知道这句话是刘铭用来说他的,恐怕那一脸慈祥也挂不住。

    “州牧大人,如今大家都已经到了,荆州议事也已然完毕,若是有什么正事,还请早些探讨吧。”坐在大堂中段的一个半百之人沉声说着,显然对刘备的客套话很是不满。

    刘备侧目望去,如今刘表唤众人议事,意图已经再明显不过,就是讨论自己能否留在荆州。此人抢先发言,语气不善,多半不是会同意自己的。

    “宋先生既然说了,老夫也不罗嗦,皇叔远道而来,因曹操、孙策等人对荆州虎视眈眈,特来相助。只是荆州水浅,能否容得下皇叔腾蛟起凤,表也不能做一家之言,纵然是再希望皇叔留下,也要听听皇叔的说法,和大家的意见。”

    刘表笑意少了三分,话语却仍旧滴水不漏,一时间堂内的气氛都有些沉凝。

    “刘皇叔远道而来,自然是不好拒之门外,只是彭城侯先取江夏,刘皇叔又要在荆北对阵曹操,嘿嘿……什么时候再入主荆南,掌控襄阳呢?“蔡和第一个出口,阴阳怪气,来者不善。

    刘备却含笑不答,起身施礼道:”备前来荆州,若有二心,敢叫天诛地灭,每战必败,乱箭穿心而死。在座众位大人都是荆州人氏,备若是巧舌如簧,恐怕更是徒惹不快,若是各位还能再登片刻,会有人替备一一答过。“

    刘备轻描淡写的一句誓言,却端的触目惊心,让蔡和都不禁色变。然而刘备紧接着闭口不言,却又让荆州士人有些疑惑,在座哪个不是一方豪杰,见识非凡,若是一句誓言就能堵住他们的口安他们的心,未免太容易了一点。

    只是还不等蔡和再次发难,门口便有刘府小厮前来禀报,门前彭城侯和一年轻文士来访。

    刘表心中也在思量来者是谁,一边笑着请人进来,一边将目光投向堂下众人。众人也多半不解,唯有庞统心中一惊,诸葛孔明,定然是他!

    刘铭跟着诸葛亮站在门口,虽然庞统出乎他的意料,并非前来自荐,但终究不影响大局,他相信诸葛亮!

    ”孔明兄,这次若是成了,你就真正名扬荆襄,卧龙之名不胫而走。若是不成……“刘铭虽然对诸葛亮有信心,可担忧仍旧还是有的,毕竟里面的人不像历史上东吴那帮老臣,刘表也不是孙权。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不出的自信儒雅,”亮虽不才,口舌之争倒是不输旁人。“

    刘铭会心一笑,二人联袂走入大堂,玉树临风,像是人中龙凤。

    “这位是诸葛孔明先生,时任备军师祭酒,想来诸公也不陌生。”刘备起身向众人介绍着,诸葛亮一一跟众人答理,带着笑容说些久仰之类的客套话。

    诸葛亮笑着跪坐在刘备身旁,刘铭悄然坐在身后,望着堂上诸公的反应。荆州士人眼中或是不屑,或是轻笑嘲弄。

    那个出声提醒刘表要进入正题的人此时冲着诸葛亮一拱手,粗声道:“不才宋忠,也曾知道诸葛先生自比管仲乐毅,不知诸葛先生读过什么经典,胸有几分才学?“

    诸葛亮羽扇轻摇,双眉扬起道:”自比管仲乐毅,不过只是寻常一个比较而已,亮自认还算中肯。至于什么经典,亮从不做寻章摘句学问,只顾济世安邦。“

    刘铭瞠目结舌,没想到初出茅庐的诸葛亮,竟有这分狂气,可自己老爹若要入驻荆州,这分狂气可还使得?

    刘铭这还是知道诸葛亮史上的威名,不治经典,却足以创造经典,但在座众人却是不会给他面子,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就连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这几个与诸葛亮平日交往甚密的,也不由眉头一皱。

    宋忠不怒反笑:”本以为诸葛先生自比管仲乐毅,身为狂生总有那么三分学问,没想到竟是大言不惭,沽名钓誉之徒!自大汉立国以来,无不以大儒为傲,经世致用,刘皇叔找你做军师祭酒,怕是会坏了大事!“

    诸葛亮却同样哈哈大笑起来,摇头道:”宋先生乃是当是大儒,经文典籍无一不通,只是宋先生既然说起了儒者,那么自然该知道有君子儒、小人儒之分。君子儒笃信忠义,行事坦荡,为民为国,刘皇叔仁义之名著于四海,当为君子之儒。而寻章摘句,下笔千言,有如扬雄那浩浩文采,照样在王莽乱政之时屈膝投降。如今曹贼屯兵宛城,在北方跟袁绍必有一战,荆州又是四战之地,江东若想虎视天下必取荆州。我也读过宋先生的著作,值此之时,想必宋先生定是会选择做君子儒,联合刘皇叔,抗曹击江东,不会继续龟缩在经典章句之中,对百姓毫无用处吧?“

    宋忠激动站起,手指颤抖,你你你了半天,却是一句话说不出来。

    刘铭也几乎站了起来,诸葛亮斜睨荆州群英,旁若无人,雄辩滔滔。

    刘表本就是八骏之一,荆州之内学风极盛,宋忠更是尤擅经义,如今宋忠被诸葛亮暗讽,当即有人不满。

    “诸葛先生好凌厉的口舌,只不知自称管仲乐毅,却没见到本事何在啊?管仲辅佐齐桓公成王霸之业,乐毅更是连下齐城七十二,可诸葛先生未入刘皇叔帐下时,刘皇叔纵横捭阖,经营徐州,讨伐奸佞于淮南、豫州。诸葛先生一入刘皇叔帐下,却使得徐州不保,豫州残缺,淮南保守兵戈之祸,反要来寻求荆州联手,共击孙曹,这难道就是管仲乐毅之所为?”

    这人更是皓首老者,顾盼自傲,颇有浩然之气,正是跟宋忠一起撰写《五经章句》的綦毋闿。话音未落,堂中又是一阵哄笑。

    诸葛亮跟着堂中众人一齐大笑,众人面面相觑,反倒安静下来,“原来是綦毋先生,本以为先生垂垂老矣,该有明智之言,却还是只有此等匹夫之见。高祖曾败于项羽,光武曾流亡河北,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心志苦其筋骨。胜败之道,唯有当局者方能知其中得失明白,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况且何为反求荆州联手,我主刘皇叔,虽败于徐州,却震摄曹操孙策不敢轻动。若说找人联手,州牧大人以为袁本初比之荆州如何?我主不过是念及同宗之义,想让荆州免受涂炭之苦,不让不义之人荼毒百姓罢了。”

    綦毋闿连声咳嗽,已不知如何对答。

    然而荆州满座名士,又岂止两个穷经皓首的儒者,从事中郎韩嵩起身拱手道:“诸葛先生口口声声说仁义之师,不义之贼,不知诸葛先生如何看待曹司空?”

    诸葛亮回头望去,冲韩嵩微微一笑,昂首反问:“曹操汉贼也,不知韩中郎又有何高论?”

    韩嵩望着诸葛亮的笑容,心头没由来一颤,硬着头皮道:“曹司空是为汉相曹参之后,治理中原井井有条,身处四战之地仍能有条不紊,稳中求升,百姓安居乐业。除了荆州,放眼天下也几乎再无比兖州更为温和之地。曹司空不仅励精图治,更是汉室忠臣,若非如此又岂会将天子迎回旧都?如此人物,纵然前来荆州,又怎会是你口中的不义之徒?”

    诸葛亮剑眉一竖,眸光大盛,厉喝道:“韩嵩,你岂是不知徐州三屠之事,不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曹操暴虐不仁,独断专行,杀边让之时可曾想过天下士人?屠城之时可曾想过百姓苍生?至于什么大汉忠臣,更是无稽之谈!曹操迎天子之时,我少主彭城侯就在天子身边,与天子约为兄弟,曹操车马仪驾无不逾越礼制,这等人物你敢说是忠君爱国,大仁大义之辈?!若韩中郎如此执迷不悟,为何还待在荆州,不必等曹操打来,径直去投曹操便是!”

    韩嵩吓得一身冷汗,感到背后像是有两道刀子似得寒芒射来,猛地醒悟,转身跪下。

    “州牧大人,嵩一时不察,不能明辨黑白,几误人误己,望大人赎罪!”

    那两道刀子似得寒芒,正是刘表阴沉的目光,此刻看到韩嵩认错,倒也不好在刘备、诸葛亮面前发作,挥手道:“你先退下,诸公可还有何话说?”

    堂中又站起一人,顿时一阵窃窃私语,而那人抬手之间,又刹那鸦雀无声。

    刘铭惊诧是谁有这般影响力,竟然直逼刘表,那人看起来年纪也不过三四十岁,脸上虽有皱纹,一双眼睛却还很是年轻。

    “诸葛先生,方才一席论辩说的极是,刘皇叔确然仁义,曹操也未必安着什么好心。可乱世用重典,治国不能凭仁义啊。”那人轻轻说着,语气里带分惜才,竟像是老师在教导学生,“天下纷乱,不是看仁义与否,而是大道所在。自古以来,治乱无常,孔明你想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怕是徒耗心力。不如道法自然,只要百姓无虞,我等兴衰荣辱又算得了什么?“

    这人说完,堂上众人顿时有些惭愧之色,刘铭不识得这人,诸葛亮却是知道这人是谁。

    诸葛亮拱手一礼,浅笑道:”原来是蒯良蒯先生,怪不得说的能如此有见地,只可惜还是有几分偏颇。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如今天子明德,州牧大人爱民如子,更非商纣可比,我等为何不能效死力?“

    诸葛亮话音未落,便又有人站起身来,在他背后出声道:”诸葛先生既然已仁义自居,那该当明白春秋无义战,曹操此次得徐州也未屠城,刘皇叔若是早早放手,徐州或许还能免受兵戈之苦。天下百姓受动乱之苦,也一样如此,若是都能放弃争雄心思,各安其事,无论是曹操还是孙策,亦或是刘皇叔,都一样不会造次。到时候,岂不是百姓之福,天下之福,刘皇叔若当真仁义,何必要挑动四方战火,岂不知兵者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诸葛亮再次转身回头,认出那人正是庞家的英才庞季,蒯家、庞家两家出口,荆州氏族之心显然并不那么轻易归于刘备。

    诸葛亮却像是早已料到,雅然一笑,拱手道:”二位稍安勿躁,百姓无知,需圣人教化,各位却不会当真也如百姓一般吧?二位此言,无异于不管天下谁势力广阔,打不过投降便是,治乱无常,你我也并不需要出力。如若这般,秦皇当真能传千世、万世而不担心暴、政乱民了;如若这般,王莽霍乱大汉江山,光武大帝也不该挺身而出,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了。而这,正是我主刘皇叔与州牧大人在做的。诸公,为何纷纷出此言论,既然相信我主仁义,不会为私心而来荆州,却口不择言说出这等话来?“

    诸葛亮顿了一顿,回望刘铭,羽扇遥指道:”我少主彭城侯曾与亮闲聊,说起过一席话,亮在此送给诸公。彭城侯自认他现在的名号名不副实,因他实在已经错过了太多机会,做错了太多选择。当他站在人生的叉路口上,他总是知道哪条路才是正确的,每一次都是,无一例外,甚至他相信诸公这样的聪明人也不会例外。可是同样无一例外的是,他从来没有去选择那些正确的路,因为那条路太难了!“

    诸葛亮声音猛地拔高,扫视着荆州诸公,羽扇一圈指过去,”诸公,当年若是换了你我,可敢像州牧大人一样挺身而出,单骑入荆州?可敢像我主一样,从织席贩履之辈,白手起家,征战天下?如今安逸许久,却反而说这些那些我们不做,做不到的正确事其实不对!诸公,难道潜身缩首,苟衣图食,才是诸公想要的么?!难道北抗曹操,东击孙策,扫清域内还刘汉江山一个太平,因其难,便因噎废食不成?!“

    蒯良、庞季面有愧色,拱手一礼默然落座。黄家本还有人想起身说几句话,却发现自己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刘表更是被诸葛亮一席话唤回到当年的峥嵘岁月,一时间大堂上寂寂无言,满堂豪杰,此刻却似乎只剩了一个诸葛孔明!

    可就在这时,仍旧有人起身冷笑,”诸葛亮,你不过一介村夫,何敢妄谈国事?“

    堂上众人被这人一声粗野的言语打断沉静,本就不满,抬头望去却正是一开始发难的蔡和。语气古怪,神色嘲讽,让荆州士人大皱眉头。

    诸葛亮看了眼蔡和,呵呵笑道:”原来是蔡小将军,孔夫子都曾说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如何敢看轻村夫?况且伊尹本为奴隶,姜太公也不过渔夫,英雄不问出处,蔡小将军倒不是村夫,不知江夏之战时候被围的到底是谁?“

    蔡和被诸葛亮引经据典噎了回来,又被诸葛亮挖出他当年的黑历史,一时间脸红脖子粗,挥手吼道:”诸葛亮,你就是舌灿莲花,也说服不了我,刘备织席贩履之徒假仁假义,凭什么能来我荆州?况且自称什么戮力汉室,克复神州,自古以来也没见过不亡的朝代,汉室如今就是说他气数将近又能如何?天天挂着皇叔之名,还不是假仁假义,如何能担保入了荆州不是不怀好意?“

    ”住口!“诸葛亮一声断喝,剑眉又竖,怒而生威,有凛然不可近之色,一声断喝竟是盖过了蔡和的怒吼。

    ”谁给你的胆子,口出如此无君无父,不忠不义之言!“诸葛亮猛地踏步向前,直逼着蔡中走去,口中越说越快,”英雄不问出处并不丢人,可耻的却是你等食君之禄,却不会为君分忧,世世代代为朝廷官员,却不为朝廷出力。忘恩负义,数典忘宗,莫如你也!刘皇叔大仁大义,你说一句假仁假义,胆敢也带着不足两千的人马,阻挡曹操的数万大军么?!狗眼不识英雄,还敢口口声声自称我之荆州,荆州若都是你等豺狼之辈,刘皇叔又岂会在座?!大义你不识,小义你也不理,公子彭城侯救你于江夏,保你声誉,你不思回报处处刁难,自居大义,实则奸佞,亮羞于跟你同处荆州之内!“

    诸葛亮玉树临风,身量颇高,蔡和本就是口不择言,此时踉跄后退不敢直视。直到诸葛亮挥扇拂袖,蔡和脚下一轻,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一头淋漓汗水。

    蔡瑁缓缓起身,沉着一张脸,看不出喜怒,径直向着刘表施礼道:”族侄年少无知,冲撞州牧大人,还请大人恕罪。刘皇叔仁义之名著于四海,荆州同样是兵家必争之地,不当坐以待毙,瑁同意请刘皇叔留在荆州,屯兵新野江夏,联手荆州以抗曹孙。“

    刘表环视诸公,缓缓点头,”诸公有何建议?“

    众人私语片刻,齐声道:”当请刘皇叔入驻荆州,共兴汉室。“

    刘表呵呵笑道:”诸公所言正是老夫心中所想,玄德可带人前往新野,若是地域不够,也可就近下寨,玄德以为如何?“

    刘备起身答礼道:”但听州牧大人吩咐。“

    刘表又是大笑,显得极为开心,挥手道:”既如此,在府内用膳,便请玄德择日前往吧。“

    刘备又是答谢,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无意间望向诸葛,发现诸葛亮也正带着一样的笑容,羽扇纶巾冲他望来。

    ”吾得孔明,如鱼得水也!“

    回到驿馆之后,刘备终于流露出了内心的欣喜,并非欣喜能找到荆州这样的盟友,而是进一步发现了孔明之才。

    诸葛亮被刘备拉着手,施礼不得,苦笑道:”主公,这辩才无碍只是小道,坐谈客罢了,待日后整顿乾坤,主公再这般美誉吧。“

    刘备一怔,继而和诸葛亮哈哈大笑起来。

    刘铭受不了这对君臣相互恭维的劲儿,跑到了隔壁正看见陈群跟陆逊诉苦,无非是听到一个口才如此之好而又能出谋划策的妖人,深感自己的饭碗不保。

    陆逊好言劝慰,大概意思还是反正你比不过孔明就认了吧,总之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嘛。

    直到看见刘铭,陈群才讪讪离去,让刘铭感到一阵好笑。

    ”你笑什么,孔明这种妖人,可是被称之为卧龙的家伙,陈群不要说比起他,就是刘烨陈登都差了一级,怎么可能感觉不到压力。“陆逊看着刘铭有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忍不住出口说道。

    刘铭嘿嘿一笑,摸着鼻子看向陆逊,”怎么感觉你就没什么压力?“

    ”那是你们看我才十五,不让我去,要不然效果也差不多。“陆逊颇为自信的向后一仰头,胸有成竹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