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将才匮乏

盛世牧歌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新三国之大汉帝国最新章节!

    成都大营,中军大帐。

    众人看着刘循开心的模样,不过早已是见怪不怪了,毕竟其都已经这样笑了有十来天了。

    而这其中的原因,众人自然亦是一清二楚,而且为这更是没少开刘循的玩笑,只不过都被其一笑置之了。

    不过成都大营中高兴的人除过刘循,其实还有其岳父庞義,这些天庞義不管对谁,可谓都是客气有礼,而且麾下的亲兵最近都没有挨骂。

    大营的气氛虽然轻松,但是该做的事情则还是一件不少,招募新兵、步骑训练、以及开始正式生产兵器的成都兵工坊,全都有了不小的进展。

    “公子,我们这次招募的新兵,总计是五万人,而且全部是按照公子制定的标准进行招募的士卒。”

    刘循招募新兵的标准,可比裁军时要严格多了,不仅年龄要在二十到三十之间,而且还要每个人负重六十、前行五十里才算合格。

    因为刘循领兵打赢了刘备,益州的百姓们开始都以军队为傲,所以虽然有这样的标准,但还是在短期内,便招募了五万新兵,而且还有不少的人遗憾来迟了,没有机会加入军队。

    “如今的新军大营已经建成,五万新军亦已全部入营。

    另外,主公已命吴班将军,全权负责训练五万新军。”

    刘循考虑到新兵与原有的士卒间有不小的差距,因而便没有选择合兵,而是打算等新兵的训练完成,再决定是否要合兵。

    而负责新军的吴班,则是吴懿的胞弟、刘循的另一位舅父。

    其治军的能力,在益州亦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了。刘循亲自与其谈过,亦是不禁为其的才华折服,因而在刘璋询问何人时,其全力举荐了吴班。

    “新军,如今已经交给吴班将军,我们便不用再费心了。

    诸位将军与我的主要精力,依然还是成在都大营这步骑两军的训练。”

    刘循示意法正,继续说一下步骑两军训练的情况,毕竟自己这段时间,时常是往返于军营和家,因而有好多的事情,自己都是一知半解,不甚清楚。

    “公子,我们步骑两军的训练,如今亦是进展顺利。

    但是现在步军有一个难题,我与吴懿将军两人已经商量了多次,可是依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刘循不禁有些疑惑,有什么问题可以这么难,而且又只是步军的,立刻示意法正继续往下说。

    可不想法正说既然是步军的问题,自然是步军主将吴懿说的更清楚一些,因而便要吴懿给刘循说这个难题。

    “我按公子的建议,以一万人为一军,可这一军需要主将一人、副将两人。

    可是现在,我们先不说每军的两位副将,即使是每军的一位主将,我与法正在军中仔细选择了数日,如今亦不过是只找了四五个人。”

    本来益州的一些老将军,因为反对裁军的事,已经给刘璋严厉批评了。

    继而又被刘璋的恩威并施,心中是又服又怕,不敢再插手军中的事情。

    而刘循对于这些老将军们,自然是没有什么好感,因而索性便借了这个机会,要老将军们全都回家休息,永远不能再干预军务。

    因为一次性数十位老将军都离开了军营的缘故,而军中的不少有能力的年轻人,则又还需要再好生历练一下,方才可以担当大任,因而便形成了现在有军无将的局面。

    “诸位将军,方才孝直说的事,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刘循现在想想,古人所说的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果然是有道理的。

    “公子,我们可否从已经卸甲归田的诸位老将军里面,从中选择数位明白大局、而且又懂练兵的人出任一军的主将,这样应该可以缓解一下我们缺乏将才的压力。”

    吴懿现在说的这些,其很清楚刘循会不喜欢,但是还是说了,因为其实在是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舅父,刘循又不是什么小孩子,自然是不会给老将军们记仇。”

    刘循对于吴懿的提议,知道其是为了自己好,因而自然是谈不上生气。

    “舅父,现在已经归家修养的老将军,你将其中可以用的人拟一份名单给我,只要是真的有统兵之才的人,刘循可以亲自去请他们。”

    吴懿见刘循点头答应,立刻开始在脑中分析,名单上应该都写谁?

    “吴懿将军说的这个办法外,大家可还有什么其余的好办法?”

    “公子,我军有这么多的将士,不说其中是藏龙卧虎了,但要找几个可以带兵的人,这还不容易吗?

    我看直接在军中摆一擂台,谁要是上去打赢了,谁便是一军的主将。”

    雷铜的无心之言,不想倒是使刘循等人眼前为之一亮,军中本来便以武为尊,如今以武力来定一军之主将,这自然亦是无可厚非。

    刘循笑着起身,拍着雷铜的肩膀说道:“雷铜,这大家都没有办法的事,不想你一句话便解决了,你这可真是咱们益州的福将。”

    不想雷铜竟有些不好意思:“公子,我这随口说的,有用就好。”

    “雷铜,你这可不是有用这么简单,这是太有用了。”

    刘循夸完雷铜,还不忘说自己要为其这一句话专门记次功,而且以后一定要给奖赏。

    “法正,你以为这个办法如何?”

    “公子,这个办法好是好,可以帮我们选出军中武艺高强的人,但若要为一军主将的话,这仅有武艺可不行,还需要看其是否有指挥作战的能力。”

    “孝直,这个无妨,我们可以先选出军中武艺高强的人,再考他们对统兵作战的见解。

    另外,我们这里不是还有这么多统兵经验丰富的将军吗?若是选出的人是可造之材,我们不是还可以再教他们兵法吗?”

    按照刘循的想法,只要他们在下一次战争前,可以出师的话,这样上战场便没问题。

    这么好的主意,大帐中自然是全票通过了。

    “吴懿将军,既然议定了,我们便按照这个办法来选拔。

    另外,你再派人去通知吴班将军,新军中的一军主将亦用这个办法来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