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妙计赚城诛崔贼

南楼逍遥客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倾唐小戏骨最新章节!

    一骑当先,数骑紧从,从东平县城方向朝战场奔来,将骁马嘶,血染征袍。其疾如风,却人马未及,而啸声先至,“吴忠已被末将擒拿!”

    数个呼吸的功夫,来将猛地单手提缰,胯下骏马前蹄向天跃起,如疾风骤停,潇潇雨歇,收住前冲之势。抬望眼,细看去,马鞍鞒上横压一人,想来应该就是叛将吴忠。

    身后数骑亦是马术娴熟,控马急停如臂使指,停于来将身后一马之地。人虽寡,线阵却齐,可见平日必是军纪严明、训练有素!

    来将正是破浪王灵!身后数人皆是哨探轻骑!

    原来,王灵率领哨探数人暗中尾随天平镇精锐牙军,伏击战开战之初就已到达战场。只因将独兵寡,一向头脑灵活的王灵未敢贸然加入战局,客观上说王灵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在叛军实力未损之际,十骑不到的轻骑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故暂且在稍远处暗窥战场局势,伺机而动。

    在伏击战接近尾声之时,正好看到叛将吴忠在几名亲兵拼死护卫下冲出曹翊所在防线,欲夺路逃回东平县城。

    王灵学着他家王县尉的招牌笑容,“演技确实是从模仿开始的,方向找对了,你很有潜力”,嘴角微微斜翘,机智流转于双眸之间,当机立断,率众冲出,拦住吴忠等人。

    虽然吴忠于此生死存亡之际,难得骁勇彪悍一回,几名亲兵亦是舍生护主,但却终不敌王灵疾风骤雨般的攻势,只数合即败于破浪勇士,尽皆生擒活拿!

    王师范闻声,借着星月掩映下的火光望去,一眼认出熟悉的王灵,策马来到其身旁,伸出修长却如钢似铁般有力的大手,重重地拍在王灵精壮圆润的肩头,剑眉含笑,精眸传情,“阿灵,干的漂亮!”

    “嘿嘿,县尉,这吴忠可是条大鱼,咱们怎么收拾?”王灵用力一拍马鞍鞒上之人,似询问,实则告诉王师范此人就是吴忠。

    “还能怎么收拾?既是大鱼,自当炖了!”恰逢大胜,王师范也是正在兴头上,一时开起了玩笑,良心大大的“小坏”。

    可这玩笑之语听在吴忠耳中却如五雷轰顶,顷刻声泪俱下,仿若戏精,“将军饶命啊,末将愿弃暗投明,助讨逆军平定天平之乱!”

    闻听此言,王师范顿时来了兴趣,也有了新的思路,思绪小心地追寻着那偶得的一丝灵感,生怕把它惊走,心中默默盘算起来。

    这时,身后传来一阵马蹄渐近之声,刘鄩俊俏的脸庞上闪烁着智慧之光,“坏坏地”打趣道,“如此妙人,炖了岂不可惜?”言外之意似有良谋。

    “哦,阿兄有何妙计?”心中已然有了眉目的王师范,回马迎了上去,很配合地接起台词,一出双簧即兴登场。

    “不如煮了,还有鲜美的人身汤喝,想想都解馋,君意如何?”刘鄩毫不客气地吓唬起吴忠,说得有些令人作呕。

    然“小坏”王师范岂是凡夫,那可是小戏骨一枚,还是有志成为影帝的鲜肉馅小戏骨,什么场面没见过,什么台词没对过,什么馅的饺子没吃过,嘿嘿奸笑,“这个主意似乎蛮不赖嘛,可以考虑呦,吴忠,你乐意吗?”竟然还去征求苦主的意见,简直令人发指,这个演技太爆表!请继续。

    “将军,这有区别吗?”话刚出口,吴忠就给了自己一嘴巴,真贱啊。

    “呦,很有诚意嘛,那就先......洗洗?”王师范毫不介意赏给待洗吴忠一个标志性的微笑,令吴忠难以忘怀。

    惊吓过度的吴洗洗,却意外的冷静下来,一本正经哀求道:“将军,咱能不能商量一下?”心中看淡生死,只求给个痛快,卑微啊!

    “吴忠此人乃是崔君裕心腹副将,在天平镇牙军之中定也有些威望,他若真心实意归降,便可用他去赚东平县城,我看火候差不多了。”刘鄩用只有王师范能听到的细声将心中全盘谋划娓娓道来,说及妙处智慧之光更炙。

    “刚才我也有了一丝灵感,只是远远没有阿兄想得如此通透,当真妙计!”王师范同样低声由衷钦佩道。

    “能!若是你能顺了本县尉的心意,以我家曹帅在平卢镇的地位,定可保你前程无虞,或许还能升上个都虞侯呦。”王师范突然换了口风,一条光明生路摆在吴忠的面前。

    “末将从了!”在生死面前,吴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生,只是这个生法有点小暧昧。

    但这点含糊不清、惹人歧义的小暧昧,在小戏骨王师范这,那都不是事,哥们有演技!

    待解决了王忠的问题,王师范大秀演技之收发自如,郑重而果断道,“事不宜迟,我们速去见曹帅!”

    语毕,王师范当先驱马直奔中军,刘鄩、王灵押着吴忠紧随而去。

    曹全晸听完刘鄩之计后,手捋皓须,细细思忖,转瞬眼中光芒大盛,深觉此计可行,遂命人将吴忠带来。

    “你就是吴忠?”语气中带着久居上位者的威严。

    “正是降将。”声音急切,隐含讨好求饶之意。

    “本帅素有好生之德、爱才之心,如你真心请降,自无不准之理,只是......”语稍停顿,似有犹豫不定。

    “大帅有何要求尽管说来,末将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吴忠唯恐生变,一丝生机尽断,故急着自表忠心,由此也能看出王师范演得挺有疗效。

    “哦?既是如此,本帅就直说了......如此这般,你若能助我军赚开东平城门,本帅自无疑虑,非但准降,还会为你报功请赏!”

    曹全晸颇显老辣,知这年头军汉最重利益,遂在说出要求之际同时抛出诱饵,以坚吴忠投诚之心。

    吴忠听到原来是此事,心中大定,凭借自己在天平镇牙军中多年积威,想来定能办成,遂拍着胸脯保证着,“此事不成,末将愿提头来见!”

    “好!本帅备好庆功酒,等你得胜归来!”

    曹全晸起身前行几步,亲手扶起吴忠,为其拍去身上灰尘。

    “兵贵神速!末将请命,即刻奔袭东平!”

    见事情谈妥,王师范立刻上前请命,欲趁东平城中的崔君裕尚不知此战虚实之际,突发奇兵,击敌于意料之外!契合兵法“以正合,以奇胜”之至理。

    “那就有劳贤侄了,若此番得手,擒得崔君裕,不论死活,本帅定当表贤侄为平叛首功!”

    说到“不论死活”,尤其是“死”字,曹全晸牙关紧咬,明显加重了语气,言下之意不言自明。

    “末将得令!”

    王师范冲着曹全晸一眨左眼,嘴角右翘,以示会意。抱拳施礼之时,左掌将握未握右拳之际,用力向下一劈。

    崔君裕是必杀之人!一来惩办首恶是此次平叛应有之意,二则擒杀崔君裕可显雷霆手段,震慑余党,可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好以最快速度平定天平军叛乱。

    曹全晸见王师范晓得其中厉害,不再叮嘱,而是命令亲兵收聚全军马匹,统一交给王师范以达奇袭之速。

    很快,破浪都三百将士尽皆骑马,借着明月穿过松叶间隙照下的微亮清光,伴着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哗哗之声,身伏马背向着东平县城急急驰去。

    距离东平县城尚有十余里之时,已依稀可见城头火把,王师范命王猛率骑兵队随吴忠佯装败兵诈开城门,自己则率余部落后二三里以扮演追兵。

    须臾间,王猛等人已至东平城下,吴忠当即朝着城头厉声喝道:“我是吴忠,快快开门,追兵将至!”

    城头上执勤的牙军当然认识吴忠,并不怀疑其中有诈,只是担心追兵趁着城门未关也跟着闯入城中,无法向崔君裕交代,而且战火一起自家小命也是难保,遂现犹豫之色。

    “吴副将稍等,我等这就去请示崔留后。”

    “混账!追兵已快至眼前,哪有时间请示,速速开门!要是本将有个闪失,崔帅定会斩了尔等怠慢之徒!”吴忠声嘶力竭,显出穷凶极恶之态。

    城头执勤的牙军闻言浑身冷汗直流,凉风飕飕吹过每根汗毛,冷颤迭起。

    “是啊,这吴副将不但是大帅心腹,还将妹妹献给大帅做妾,甚得欢心,要是这枕头风一起,我们小命当真玩完!”想及此处,不敢耽搁,也不再提请示之事。

    “吴副将稍等,我等这就开门放行!”一边说着,已经有人吩咐城内守兵开门。

    伴着吱呀呀之声,厚重的城门向左右分开,吊桥也已落下,赚取东平县城的曙光亦在破浪将士的心中升起!

    桥落门开,王猛片刻不曾停留,率领重骑兵全速冲过吊桥,跃马撞入城门。

    守门牙军欲上前招呼,嘴角刚刚咧开,时间已经定格,终成永恒!头颅飞起,懂与不懂,明白亦或不明白,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城门已入破浪之手,东平县城已如待宰羔羊,况崔君裕乎?

    原本似乎马力已尽的王师范等追兵,见城门已开骤然提升马速,如一道闪电划过夜空,转瞬间已至吊桥前。

    王灵这才携着吴忠,率领轻骑奔向城门。

    一连串动作,只在数个呼吸间完成,城头牙军方才醒悟,却为时已晚。

    破浪主力入城,即刻对城头发起攻击,攻势凌厉迅猛,只一个回合就已全歼不足百人的东门守兵。

    随后,王师范果断分兵,命刘鄩领一路人马去夺其余三门,掌四门而成瓮中捉鳖之势;自己率领亲兵及王猛王灵所辖骑兵为一路,直击崔君裕府邸,是为斩首行动。

    王师范率领牛存节、王灵所部从崔府正面杀入,命王猛率所部携吴忠从崔府后门冲入。

    由于事出突然,崔府毫无防备,王师范等人如入无人之境,跪地请降者活,拼死抵抗者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正房,将崔君裕从卧榻之上擒获。

    萎顿于地的崔君裕再无往日的嚣张跋扈,如丧家之犬般哭诉哀求,“小将军饶命,只要放我一条活路,这满府的金银财宝都是你的!”

    王师范不为所动,悠悠言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是以当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杀恶人即是行善!”

    手起刀落,首恶伏诛!

    破浪夜行逾百里,巧赚东门诛首恶!

    大事虽定,然城中尚有抵抗,王师范忙令王灵和吴忠带着崔君裕的人头晓谕东平镇牙军,“首恶已除,余者无罪”,以期尽快恢复东平城中秩序,还百姓一片安宁。

    崔君裕人头一至,东平镇牙军的抵抗之心顿消,又见原副将吴忠这般崔君裕的心腹都能既往不咎,遂弃兵器于地安心请降。

    东平已定,王师范首当其冲发布安民布告。

    “崔贼君裕窃据天平以自专,天子震怒,王师已至。现首恶崔贼已伏诛,余者无罪,吏民皆安堵如故。”

    随后,安排布置城门守卫及城中巡逻,重申军规,不得扰民,如遇扰乱市井不法之徒当依律处置,以示王法森严。

    待一切安排妥当,王师范便命王灵派出一名哨探给曹全晸报信,并附书信一封详介此中曲折。

    翌日,曹全晸得信知晓东平县城已下,首恶已诛,心中大为畅快,又见王师范信中言道善后事宜,皆是极为妥帖,更是赞赏有加。

    即刻命讨逆军启程,直奔东平县城而去,及至午时初刻,东平县城东门城楼已是举目在望。

    行至吊桥之前,只见王师范躬身迎接,两侧亲兵持枪挺立,以示郑重。

    “贤侄此战劳苦功高,城中杂事繁多,本不用出城亲迎,无须在乎虚礼。”曹全晸笑着扶起王师范,语多抚慰。

    “大帅驾临,末将纵有天大事情也当暂时放下,出城迎接本是应尽之份,上下尊卑之规矩不可乱,循规蹈矩不逾矩,放可天下太平。”

    王师范熟稔儒家经典,引其中一句以示自己无居功自傲之心,虽有微功却循规蹈矩,暗藏野心示人呆板,实则深得变通之法,碍于羽翼未丰,时机不到,遂故作低调。

    曹全晸想起王师范向来好儒,此刻又引经据典,知其忠义之心,暗暗打定主意,定要向朝廷力荐此等忠君之良才。

    随后,众人进入城中。只见一队队士卒不时巡逻而过,一不为难良民,二不争利抢掠。

    城中商铺开张依旧,或门庭若市,或门可罗雀,皆非战乱之因,实乃各自经营之道,百姓生活如常,并无人心慌乱之态,仿若太平年景。

    曹全晸正在惊诧间,王师范凑近附耳道:“大帅,末将已命人备好酒宴,只待您下令犒赏庆功!”露出邻家男孩般天真无邪的笑容,颇显亲切。

    “你小子仗打得好,事办的妙,前途自当不可限量,老夫看好你哦!”曹全晸如同对待自家子侄般,直抒胸臆,毫不造作。

    随后自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庆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