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端午过后赴长安

南楼逍遥客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倾唐小戏骨最新章节!

    时光请挥衣袖,告别四月,步履轻盈,迈入五月。

    天气渐渐温热,雨水亦增多,百草得雨水滋润,乘势破土丰茂欲上青天,无边晴翠接碧空,正是一年好光景。

    已在淄州游览近半月的朝廷天使,本就游兴不减,又遇如此多彩时节,怎愿轻易离去?

    眼见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即,曹全晸索性命人办得热闹些,场面大些,好博天使一悦。

    淄州五县的官员都在邀请之列,王师范自是不能失了礼数,遂将济阳县防务和练兵事宜委托刘鄩,将农事生产和县中杂事托付杜荀鹤,临行前又嘱托王灵一番。

    “阿灵,你身负大事,不可懈怠,抓练兵的同时,可以放出便衣哨探,摸清济阳县贼寇和私盐贩子的底细,这哨探之事你最是在行,我就不多说了,你全力施为即可。”

    一番叮嘱,王师范在王彦章亲兵右队的护卫下,向淄州治所淄川县城而去。

    至于亲兵左队则留了下来,万一遇紧急之事,刘鄩手中有可战精锐在手,也不至慌乱,毕竟刚刚得罪了张奎的岳丈,还是小心一些为好。而且王重师身担破浪营总教头之职,负有教习武艺之责,此时也不便离开。

    转眼已到五月初五,淄川城外涓涓河水岸,百草群芳各逞才,若论最盛,当非花草四雅之一的菖蒲莫属。亭亭玉立压百草,碧翠含香惹人怜。知了们纷纷破土而出,直上青绿之荫,清音歌鸣传云天,好不热闹。

    龙舟泛清河,四顾山光接水光,暗香浮动艳阳天。此景本应画中有,好一副盛大节日图景。

    河中十余轻舟,奋力争游,舟尾之人击鼓以壮士气,余者竭力挥动船桨,动作整齐划一,随着浆与水互动,轻舟犹如离弦之箭,极速驶向远方,正是端午龙舟赛。

    然而,河中却有一艘装饰华丽的二层楼船,惬意缓行,钟鼓歌管之声不绝于耳,佳肴香气随风四溢,船上宾主笑声开怀,一阵又一阵。

    走近一看,宴席居中而坐者正是曹全晸和天使,淄州各官于两侧依次而坐。此刻,王师范正端坐于天使下首,二人交谈甚欢,尽诉半月离情,曹全晸时而插言三两句,倒也其乐融融。

    其实,王师范和天使也仅有一面之缘,哪来的那么深厚的情谊?一切皆因厚礼动人心。

    酒意渐浓,气氛更沾喜气,那天使道出自己本家也姓王,只是随着义父田令孜才改为田姓,见王师范少年英才甚是喜爱,欲结为异姓兄弟。

    王师范对京中之事近来也是多有了解,毕竟即将赴京,人地两生恐诸事不利。一番打听之下,知道这田令孜可非凡人,虽为宦官,却是僖宗最宠爱之臣,更是执掌京中劲旅左右神策军,实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见有这层关系,王师范遂爽快应下,尽弃迂腐。此乃乱世,不能以常理视之,当须变通。

    喜庆过后,宾主尽欢,天使尽兴之余有了返京之意,曹全晸心中大石落地,“这位爷终于要走了!”趁热打铁之下,定于三日后启程,王师范届时陪同上京。

    此间事了,王师范以筹备上京之名急切返回济阳县。虽说三日不短,但王师范心中放不下济阳县,毕竟是起步阶段,很多事情皆没有眉目,遂派人去请杜荀鹤和军中诸将。

    两刻钟后,县衙后院书房之中已是高朋满座。王师范坐于主位,面容整肃,诸人见状皆身体略微前倾,端坐中静等下文。

    “赴京日期已定,就在三日后。”

    “哦,如此之急,之前听说这天使不是游兴正浓吗?怎么突然就变了。”杜荀鹤有些诧异。

    “我估计游玩是假,索贿敛财是真,此刻想必是心满意足,方才急于返京。”刘鄩接言,终是官宦人家出身,熟知官场黑幕。

    “嗯,虽不中,亦不远矣。”一语点醒杜荀鹤。

    “眼下我在济阳县最多只能停留两日,尚须准备上京事宜,济阳县诸事就拜托诸位了。”

    略一停顿,王师范接着说道:“我赴京期间,县中政事由杜师负责,军中之事由阿兄节制。

    毕竟我们刚来济阳县不久,远未达到扎根的程度,县中士绅大户积弊甚多,屯田之事必触动其利益,恐在我离开期间发难,杜师当尽量以怀柔之策拖延,以待我归来。

    阿兄率领破浪营暂时接管县城防务,定时派人巡视乡里,以武力震慑心怀不轨之徒。

    阿灵率领县兵负责县城治安,另外,广派暗探查清济阳县境内盗贼和私盐贩子详情,切莫打草惊蛇,等我回来再逐步解决。

    练兵之事不能稍有懈怠,新编破浪营须尽快形成战斗力,训练由重叔这个破浪营总教头主抓,诸位兄弟多多配合。

    此次随行护卫任务,就交给彦章的亲兵右队,不过,有一条让兄弟们记牢,须知京城乃是天子脚下,万事应谨慎,务必做到多看少说。”

    王师范不厌其烦,将县中、军中之事一一嘱托。

    “还有,我会派人拜托父亲在益都县盯紧张霸先父子,如有急变,即刻传信给你们。”又是补充一句。

    见县令终于说完,众人纷纷领命,皆言放心。

    两日时光转眼已逝,县衙门前停着数辆马车,车上所载都是为进京采买的本地特产,其中有几样颇为精致,是专门为田令孜准备的,毕竟自己这个拐了一个弯的便宜义父才是掌权之人。

    当然,对僖宗的孝敬也是不能免的,只是这礼物不在贵重,而在投其所好,一柄镶金玉柄马球杆应运而生。

    等到淄川县汇合了义兄的队伍,王师范等人怀着期盼之情浩浩荡荡往长安而去。

    一路行来,经齐州、郓州、濮州、曹州四州之地,尽览天平镇山水风俗、地形地貌,有心的王师范白日行进间默默记于心中,夜晚独处时详细绘制成图。

    各城方位及城防如何、河流走向及水势大小、何处有山为高地、何处有湖以为泽、何处险要为咽喉,尽皆一一标注,好不详细。

    这一日,大队人马终于来到汴州治所浚仪县。不愧是中原重镇,城郭挺阔远胜于平卢、天平两镇。只是那老旧城砖和间隙中的青苔,告诉人们繁华已属昨日,经年战乱后唯有凋敝落寞西风瘦。

    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入城就见街道宽阔,往来行人络绎不绝,两旁木制二层小楼林立,酒家旗子随风飘扬,店小二于门前卖力地揽客,报菜名之声清脆可闻,悠扬远传。

    转过好几趟街,王师范等人才来到城中驿站。据说此处乃是中原最大的驿站,不论官员出京、返京,亦或转道南北,此处都是必经之地。

    汴州往北,不远可入滑州,再过黄河,可往燕晋;往南经运河,可直入烟花似锦淮扬地;向西一马平川、指日可达东都洛阳,再向西即是京城长安;向东可抵沧海之滨,正是王师范的来处。

    如同城墙挺阔且斑驳,此驿站亦是不复往昔繁华容颜。但总算地方还足够大,房间虽不奢华,却不失整洁,可称不错的歇脚之地。

    义兄决定在浚仪县城中休整一日,王师范遂带着亲兵们到城中四处转转,明面理由自是游览游玩,只有其内心深知,这座看似年迈的城池,在未来的岁月中会有多么辉煌。

    当然,也免不了应酬宣武镇众官的热情款待,毕竟帝国余威尚存,谁又能谩待天使呢?王师范陪义兄小心应酬着,而眼角余光却暗中偷偷审视着宣武镇的将官,及其所带亲兵,在心中与破浪营将士进行着比较。

    翌日,大队人马从浚仪县西门而出,取道郑州,直奔洛阳。面对这大唐的陪都,北魏、西晋、东汉旧日的首都,感叹朝代更迭之余,王师范不忘观察城中布局,思索攻防之策。

    休整一日,王师范等人又继续踏上上京之路。途径陕州、虢州、华州,至长安门户潼关,此乃西取长安锁阴之处。

    望着雄伟关城,不禁让人生出怯步之意,若是用心经营,足可令山东之兵插翅难越!

    细看城头站岗士兵,面有菜色,潦倒不堪,终使雄关如纸,吹弹可破,难怪日后一日即下,形同虚设。

    不曾停歇,继续西行,终于来到入京前的最后一站,长安城东骊山脚下。

    骊山之上就是历代大唐皇帝游幸的别宫,华清宫。背靠骊山,倚峰山势而筑,面朝渭水,视野开阔。其中,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规模甚是宏大,尽显皇家威仪。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她宛如一堆堆锦绣,那是玄宗在骊山两侧东西绣岭之上广种的林木花卉,郁郁葱葱,花草繁茂,美不胜收。

    山顶上,华清宫千重漆门依次打开,楼阁耸立,门户至多,可想其规模之壮丽。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千门开放所为何?原来是一骑驰来,烟尘滚滚,玄宗的宠妃杨贵妃欢欣一笑,没人知道是南方送来了她最爱吃的荔枝。

    令人唏嘘的是,华清宫兴于玄宗,亦毁于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逸。如诗中的“妃子笑”,暗讽玄宗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故事。

    华清宫,它见证了大唐的鼎盛,亦看到了大唐的落寞。仰望骊山的王师范,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鞭策自己。

    成大业,忌骄纵,历史洪流饶过谁!

    温柔乡,英雄冢,几多帝王惊魂梦!

    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