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贼军复仇兵五万

南楼逍遥客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倾唐小戏骨最新章节!

    从曹全晸主营回到自己营盘后,王师范也对破浪营此战首功进行了评定,皆因奖功即是激励士气,是将士们愈战愈勇、勇立新功的源泉。

    “彦章作为破浪营先锋,摧坚拔锐,突破重重贼兵,救出曹翊将军,且阵斩贼军泗州主将王凡,震慑贼军,使贼不战自溃,奠定我军大胜之机,故此战我破浪营首功当属彦章!”

    对于王师范将首功给了王彦章,诸将都是服气的,毕竟王彦章实实在在的功劳摆在那,而且王师范执掌破浪营向来公正严明,诸将自然信服。

    这种实事求是的作风已经扎根于破浪营,争抢功劳之事从未发生,将领间更不会因功而生嫌隙。

    想要首功?下次战场上用战绩说话!这是破浪营诸将的共识。

    上行下效,主明将勇。

    “阿兄率破浪营步兵协助曹帅进剿贼军,重叔、存节随本县破阵,阿灵暗卫及时提供军情,诸将皆有功劳,待他日凯旋,一并犒赏。”王师范并不会冷了为破浪营无畏而战的勇士。

    “谢县令!”诸将齐声回应。

    “对下一步战局发展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说。”王师范开始集思广益,潜移默化中培育诸将独立思考的能力。

    王彦章在下邳县之战的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在牛存节看来不是侥幸,而是勤于思考的结果,心中打定主意,自己可不能因思想懒惰而掉队,于是早在曹全晸帅帐之时就已暗暗思考下一步了。

    “县令,末将认为贼军的报复性进攻很快就会到来,草莽之人不同于官军,为了义气会不计后果的。”

    王重师少时任侠,名震乡里,对于绿林之事最是了解,遂接话道:“存节所言在理,末将早年混迹于绿林,略懂其心性。

    绿林中人向以义气为先,为了义气有时根本不考虑后果,明知是死也会全了这份义气,故我军的大胜震慑贼军中的喽啰尚可,至于积年悍匪,只能激发他们的血勇。”

    刘鄩也赞同道:“鄩也是这般想的,我军当提前做好准备,方可以策万全。”

    “嗯,大家说的对。那泗州残贼是否进剿?是否顺手占领泗州?”王师范深入问道。

    而这是赤裸裸地考校,“当把老师,给我考!”某人的心灵似乎曾经受过伤害,报复、绝对地报复,比贼军来得还早、还猛烈。

    总有应考人,沉吟半晌的王彦章开口了,“县令,末将觉得这支贼军已成惊弓之鸟,对我军不会构成威胁,不用去管他,而且这泗州之地还是不占为妙。”

    “哦?说说你的理由。”王师范想听他具体说下,注意答题过程。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足见粮草的重要,我军之粮草乃是由天平、平卢两镇运来,本就路途遥远,运粮不易,若再进军至泗州,恐粮草供应会出问题。

    再者,虽然我军在下邳县夺回贼军所抢之粮并还给百姓,但我军去后,贼军必会复抢,我军兵锋未及之县,估计百姓之粮已尽在贼军之手,故我军很难就地取粮。

    无粮,则无法久战,更有丧师之危,所以,末将以为,还是不占泗州为妙。”

    王彦章能从粮道着手考虑,可见他确是会动脑了,下邳县一战真的令他开窍了,王师范很是满意。

    说到谋划,破浪营中还是刘鄩首屈一指,其当即补充道:“除此之外,从贼我态势上看,这泗州之地处于我东西两路军的夹击之中。

    虽西路军布防靠后,也有传言内部不和,但贼军却不得不分兵布防,从濠州被贼军占据就能看出此意。

    而如果我东路军占领泗州,局势就大变了,我东路军将真正独面贼军,贼军会毫无顾忌地对我发起攻击,于我不利。”

    见诸将说得差不多了,王师范将自己的考虑也说了出来,老师公布答案了,“对于泗州,本县之意也是不占为妙。古之名将,每遇战事皆未虑胜先虑败,如今贼强我弱的局面仍未改变,那就必须保证我军退路的绝对可靠。

    虽泗州也近泗水,但水路过长,而贼军北渡而来,必有舟师,我军如走水路撤退,亦有丧师之危。

    此处则大有不同,水路于贼远,于我近,我军可在贼军尚未追上之时,于沂州登岸,改由陆路布防或撤退,同时,也便于留守济阳县的阿猛等将率兵支援。”

    最终,破浪营诸将商定,仍固守大营已待敌,只是大营的防御设施应该再做完善,以应对大股贼军的报复性攻击。

    随后,在曹全晸支持的军议上,诸将关于是否前进占领泗州僵持不下,主占派以曹翊为首,主张固守派以曹存实为首,但双方的理由都不能说服对方,曹全晸也一时拿不定主意。

    恰在此时,王师范将提前商定之策逐条说出,末尾不忘加上一句,“末将考虑尚有不周,仅供曹帅参考。”恭谨如初。

    不同于曹翊的只见占领泗州之利、不见其害,亦不同于曹存实虽主张固守大营,却说不清进占泗州其害,让人分不清孰优孰劣。

    王师范的意见观点鲜明,利害得失一目了然。曹存实听后,连说自己就是这个意思,顿感遇到知音;曹翊权衡之下,不得不承认,占领泗州弊大于利。

    稳坐帅椅的曹全晸老怀大慰,心里想着,“有师范这机灵鬼在身边,真是可以少操很多心啊!”

    见长子和侄子不再争执,曹全晸最终拍板,“全军固守大营,有敢擅自进兵泗州者,斩!”余光冷冷地瞄了一眼曹翊,警告意味不言而喻。

    有小辫子被抓住的曹翊,老老实实地与诸将同声回应:“末将谨遵帅令!”

    随后十日,东路军一边抓紧完善防御设施,一边轮换休整,养精蓄锐以待贼。

    而贼军毫无反扑的迹象,哨探也未发现泗州方向有贼兵增援,一切平静如水,好像贼军忘了王凡被斩之事。

    就在营中有些松懈之时,暗卫紧急报信,王灵不敢丝毫耽搁,直接到帅帐见王师范,虽事大却语气平静。

    “县令,暗卫最新消息,黄贼已发五万大军前来为王凡复仇,主将郑天王,先锋费玄武,而且此二人皆是王凡结义兄长,不日就到泗州!”

    王师范心里已然早有准备,并未慌乱,只说一句,“再探再报。”

    半日后,王灵又接到暗卫急报,这次连王灵都着急了,一路跑到王师范帅帐,气喘吁吁道:“县令,贼情有变!

    贼军先锋费玄武,所部一万人已达宿迁县,主将郑天王,所部四万大军进驻临淮县,而且费玄武扬言要尽灭东路军、亲斩王彦章,随时有向我大营进军的可能!”

    王师范拧起眉毛沉思的功夫,曹全晸的传令兵急急进入帐内,“王县令,曹帅有令,军情紧急,命诸将速速前往主营帅帐议事!”

    看来泗州已在曹帅哨探掌控范围之内,应该是也得到了急报,王师范立即率破浪营诸将前往主营。

    见东路军诸将到齐,曹全晸直接通报:“本帅刚接到急报,贼军先锋费玄武一万人已至宿迁县,且已向我大营方向进兵。

    主力郑天王所部四万人,虽在临淮县休整,却随时有向宿迁县进兵支援的可能!诸将有何良策速速说来!”催促之意十分明显,显然曹全晸有些慌乱。

    王师范从其话中意识到,曹营哨探不可小视,关于费玄武的动向,暗卫回报的是“有可能”,而曹营哨探则是“已经”,看来暗卫在情报火候掌握上还需加强。

    曹营诸将皆是刚得知贼情,急切间毫无头绪,而此时正是军情紧急之际,王师范当仁不让,出班言道,“曹帅,从情报上看,贼将费玄武多半乃是鲁莽之人,而且报仇心切,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计从何来?”曹全晸追问。

    “他不是扬言,要亲自斩杀我部将王彦章,为其义弟王凡报仇吗?

    我们索性就让王彦章率数百骑兵前去接敌,然后佯装不敌,向后败退,引费玄武追击,而我东路大军于半途设伏,一鼓而定!”

    曹全晸心动了,如鹰锐利的眼光,直接看向于王师范身后站立的王彦章,对于王彦章,曹全晸是熟记的,要知道十余日前,就是此人救出他的长子曹翊。

    因为这份人情在,曹全晸没有直接下令,而是征求了王彦章的意见,要是王彦章不愿冒险,他是不会强求的,毕竟这个任务凶险万分,如此也算还了人情。

    “彦章,你可愿往?”

    王彦章看到王师范微微点头,当即出班,答道:“末将愿往!只是有一个要求。”

    “但讲无妨!”见王彦章愿意,曹全晸眼睛亮了,大有任何要求都会答应的架势。

    “末将请求单人独骑去诱敌,不带一兵一卒!”洪亮的嗓音,惊呆了帐内诸将,“这厮要找死吗?”如此想法者不在少数。

    “不行,我不会用我兄弟的命去换一场胜利!”

    王师范罕见的在曹全晸面前显露强硬的一面,因为他没想到,王彦章竟然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当你是赵子龙啊!”心中着实气恼,“想显摆也需心中有点数啊!”

    “彦章,不要冲动。”曹全晸也感到不妥,遂出言相劝,并未直接应允,何况还有王师范的反对呢。

    “曹帅、县令容禀,末将并非一时冲动,以我王彦章武勇,别说是与费玄武单挑,就算他带上千军万马,我想走,他也留不下!

    只要铁甲之内暗服皮甲,防止暗箭偷袭,就绝对没有问题。

    试想,若是我单人独骑,费玄武都拿我不得,他还要不要自己的名声了?他就算不失去理智,也不会在意是否有伏兵了,定欲杀我而后快,如此,我军伏杀之计可成!”

    王彦章霸气中透着缜密的思维,再一次震惊了诸将。

    “没想到彦章非但勇武出众,思虑亦是如此周全,难得!嗯,本帅觉得或可一试,不知贤侄意下如何?”曹全晸还是要给王师范一些面子的,毕竟王彦章是他的部下。

    “切记不可浪战,过上几招就诈败而回,如费玄武不中计,莫要再去挑衅,宁可放弃这次机会,日后再寻良机就是。”

    王师范还是被王彦章的理由说服了,毕竟此计成功的诱惑力太大,不过,担心王彦章真的冲动,特意叮嘱几句。

    “既然贤侄没有异议,那本帅宣布,王彦章单人诱敌,诸将随我设伏杀敌!”曹全晸发出帅令。

    “末将领命!”犹以王彦章的声音最是兴奋。

    诸将离帐后,皆去做战前的最后准备,王师范把王彦章拉回自己的帅帐,立刻将自己的金丝软甲脱下,又命亲兵拿来一匹丝绢。

    不容置疑地对王彦章令道:“你先用丝绢缠身,然后穿上这件金丝软甲,最后再穿皮甲、铁甲,增加不了多少重量,防御性却是更强。”

    王彦章知道,这是县令对自己此战安危的担心,也不矫情,按照王师范的吩咐依次穿上,目光坚定,抱拳道:“县令放心,彦章心中有数!”

    “好!一切就看你的了!出发!”王师范重重地拍在王彦章宽厚的肩膀上。

    破浪营诸将都放心不下,待传令整军后,纷纷赶至王师范帅帐,前来叮嘱王彦章。

    “彦章,好样的!你可是给咱亲兵队争光啦,哈哈哈......”王重师这个叮嘱很特殊,却有惺惺相惜之情。

    “彦章,切不可深入贼军,事不可为,当立即后撤!”牛存节反复叮嘱,担忧之意很明显。

    “彦章切记,仗总是打不完的,胜负在天,但破浪营只有一个王彦章,县令爱将之心不可负!”刘鄩开导其不必纠结,暗示县令最看重的是他这个人,知王师范者,刘鄩也。

    王彦章眼中隐有热泪,“兄弟记住了!”

    随即,虎步无悔出帅帐,而王师范再未发一言,只是望向王彦章的背影,漆黑的瞳孔骤然紧缩。

    汉寿亭侯关云长,可斩颜良于万军丛中,王彦章虎胆,亦敢独战万军!

    六百年的光阴,无情,可催人老,却难挡豪情壮志的血脉相承。

    无论帝王多更迭,代代皆有虎将出,欲数风流看今朝,破浪杀将王彦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