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贼将倾轧凤翔胜

南楼逍遥客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倾唐小戏骨最新章节!

    郑畋的求援使者来到王处存军中当日,除了损兵折将外毫无收获悻悻归营的尚让也得知政敌赵璋领兵去攻凤翔府,且形势占优,顿时心中起了歪思,遂召集心腹将领于帐中秘议。

    “哎,我等连番进攻数日,劳而无功,且军中粮草已经见底,坚持不了几日啦。

    日前陛下派赵璋那匹夫去征讨凤翔府的郑畋,那郑畋不过一老朽文官,怎会是赵璋对手?

    若赵璋得胜,我等落败,朝中局势恐怕就将有变,我等不得已也只能屈居赵璋一党之下啦!”

    尚让面现颓唐,以言试探心腹。

    其麾下悍将郑天王第一个跳出来,不服气地说:“大帅,再给末将三日,某定为您擒来王处存那老儿,到时携胜还朝,谁人还能动摇咱们的地位?就是陛下也不行!”

    帐内心腹纷纷赞同,大有与王处存所率唐军决一死战、不胜不归的气势。

    尚让终归还是个明白人,知道如此孤注一掷是行不通的。

    胜了还好说,若是败了则将全军倾覆,不见昔年乌巢屯粮被烧后袁本初全线进攻的下场乎?

    胜利谈何容易,从近日攻防中就能看出端倪,王处存绝非易与之辈,尚让摇了摇头,回绝了诸将死战之请。

    想及此前歪思,阴恻恻说道:“我军粮草被劫烧,胜机已失,万万不可赔上老本!只要......赵璋兵败丧师,本钱尽去,又拿什么与我等相争呢?嘿嘿。”

    “可是,赵璋的对手是郑畋,就算其不胜,也没有败的道理啊?”心腹疑惑问道。

    “若是我等撤军,王处存没了制约,引兵西援,赵璋还能不败?”

    一个贼军内部倾轧的阴谋从尚让牙缝间说出。

    帐内心腹竟然无人感觉出卖友军有什么不妥,反而纷纷露出兴奋的表情,对帅案后的尚让投去钦佩的贼光,“大帅,高!”

    “你等速速回去准备,将伤兵、老弱尽皆留下,就对他们说我等今夜去袭唐营。

    不要引起骚动,三更时分随本帅撤军,务必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尚让要断尾求生,舍弃影响行军速度的伤兵、老弱。

    “大帅你就放心吧,兄弟们跟着你大江南北都跑遍了,咱们要走,还没有哪支唐军能追得上!”

    众心腹带着几分自豪嬉笑着说道,丝毫没有抛弃同袍的愧疚与羞耻。

    因为在他们看来,丢弃累赘天经地义,真是一群强盗土匪中的极恶之人,毫无人性!

    贼军撤得干脆,并没有引起对岸唐军的注意。

    只是第二日贼军闭门不出,毫无出战之意,引起了敬翔的警觉,故其特别留意贼军做饭时的炊烟。

    等看过早晚炊烟尽皆寥寥,敬翔断定:贼军主力已撤!遂将这个判断告知王师范,而后者毫不耽搁,直接将这个重要军情禀告王处存,并请命出战。

    “我义武军主力中路强攻,唐司马率泾原军西路包抄,王刺史率破浪军东路迂回。

    若见中路得手,必是贼军主力已撤,速来贼营与本帅汇合;若中路战事焦灼,则为贼军诈我,东西两路不可贸然进攻,自行收兵回营,可听清楚了?”

    王处存不愧老将,用兵慎重老道而不行险。

    “末将谨遵帅令!”唐弘夫、王师范带头领命道。

    第三日拂晓,渭水北岸唐军三路出击,一直镇守主营的义武军终于等到还手的机会,北地男儿的骁勇在此刻展露无遗。

    不顾矢石、强渡渭水,岸边列阵、背水一战。

    面对义武军的步步紧逼,贼军营门紧闭、不敢出战,寨墙上的士卒也是疏疏落落,显得人手极为不足,王处存不再迟疑,立即下令发起总攻。

    在前锋马上就要冲到营前的千钧一发之际,贼营内、哨楼上,白旗升起,营门缓缓敞开,一群伤兵老弱丢弃兵器、跪伏于地、瑟瑟请降。

    王处存命先锋入营接收防务,待确认贼军主力已退,方才率义武军主力入营,同时传令东西两路向其汇合。

    随后众将汇聚尚让旧帐,王处存召来郑畋所派使者,当着使者的面,下令道:“王师范何在?”

    “末将在!”王师范郑重出班应道。

    “依日前所议,本帅命你率本部人马即刻赶往凤翔府,支援郑总管。

    两军阵前不可怯战,须知军法无情,若阵前斩将立功,想必郑总管也会代陛下封赏于你。”

    说着王处存有意看向郑畋信使。

    “王帅所言非虚,我家郑总管向来赏罚分明,绝不会亏待有功将士,王刺史尽管放心。

    本使与你同行,随便带路,路上就有劳王刺史照拂了。”

    郑畋使者赶忙许诺,生怕王师范不尽心用命,不过他的许诺是可信的,须知若无郑畋授意,就是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胡说妄言。

    “有劳使者,末将敢不沙场效命!”

    王师范表明决心,随即带着使者率军远赴凤翔府,而王处存则统领义武、泾原两军步步逼近长安。

    经过数日急行军,破浪军终于赶到凤翔府地界。

    王师范将大军隐于山谷,以作休整,并派出精锐哨探前去打探敌情。

    一个时辰后,哨探回报:“禀刺史,贼军赵璋所部正在猛攻凤翔府,战况极为激烈。”

    “凤翔府能坚守否?”王师范急问道。

    “守军不显慌乱,应该不会旦夕间被贼攻破。”哨探思索后肯定回道。

    而使者却没有哨探这般从容,催促道:“还请王刺史速发救兵,免生意外!”

    王师范抬头望了一眼天色,见此时已过了一日中太阳最高之时,距黄昏已是不久,心中估算:贼军攻城一日,军心士气皆有损耗,倒是破贼良机!

    “破浪军的兄弟们,你们累吗?”王师范问向全军。

    “不累!”

    “可敢随本刺史去战赵璋五万贼军!”

    “战!战!战!”

    “随我来!”

    王师范一马当先冲出山谷,直奔凤翔府战场而去。

    等到达战场后,王师范快速看了一眼战场形势,见贼军仍然在拼命攻城,大有一举攻下凤翔府的架势,而其后卫多有轮换休整士卒,显出松懈之态。

    其实这也正常,凤翔府唐军都被困在城中,渭水、潼关都有齐军驻防,凤翔府已成孤军,没有必要小心谨慎,身后绝对安全。

    逢此天赐良机,若是错过,那就不是王师范了!

    鎏金盘龙枪高高举起,黑风响鼻迭起,“冲!”王师范如同箭头射出,引领破浪军,义无反顾冲阵而去。

    于家五虎率五都亲兵护持左右;王彦章率领龙虎亲军右营越众超出,以为全军前锋,是枪尖上那最锋利的精钢。

    王猛第二营紧随于家五虎,护卫中军;王铁第三营、牛存节第五营分列左右,全军呈三角形冲阵而去。

    破浪第一将王彦章挥动大铁枪当前开道,犹如天神下凡,无人可挡,麾下右营将士骁勇如龙、凶猛似虎,贼军匆忙间布置的防线瞬间撕裂,难挡铁骑!

    王彦章头脑始终保持清晰,知道贼军虽现颓势,却不改人多势众,只有借突袭之势,迅速动摇其中军主将,放能解凤翔府之围,且破浪军终归是长途奔袭,不利久战。

    进攻的矛头直指“赵”字大旗,王师范领会王彦章的意图,立即枪尖斜指,引领众军扑向贼军中军所在。

    破浪军不顾两侧之敌,全力前冲,挡者披靡,距贼将赵璋越来越近。

    中军遇险,贼军现出慌乱,蚁附攻城的贼军前锋也撤了下来。

    城头一金甲老将见贼军士气已衰、军心已动、退意已生,立时对身旁众将喝问:“何人敢出城一战,接应援军?”

    “末将愿往!”

    一雄壮不亚于唐弘夫的彪形大汉抢先应道。

    “好,有劳程帅,本总管在此为你击鼓助战!”

    说话金甲老将正是京西诸道行营都统郑畋。

    鼓声自城头咚咚响起,凤翔府东门缓缓打开,吊桥徐徐落下,泾原军节度使程宗楚率军杀出,夹击贼军之势已成。

    贼将赵璋见事不可为,当机立断、引军东逃,破浪军与泾原军协力追杀二十里方才收兵回城。

    乘贼军败退之时,求援的使者已经入城向郑畋禀报去了,故郑畋知道来援之将正是率先发檄讨贼、名将之后、当今陛下义弟、淄州刺史王师范,连道后生可畏。

    本人更是亲自出城迎接,“王世侄,当真少年英雄,犹如郭公再世,贼人闻风丧胆啊,哈哈!”

    郑畋没用官称,也无总管架子,反而如长辈称赞晚辈,真情流露。

    自从揭开阿娘身世,王师范就从阿娘口中得知,大唐勋贵、名门之家多有错综复杂的姻亲之缘,累世交好,自成一派,同气连枝。

    他从来人的年纪就断定其必是郑畋,又从其口气中听出必是郭郑两家乃几辈世交。

    “伯父过誉了,小侄怎敢与先祖郭公相提并论,劳您亲迎,真是受宠若惊。”

    在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面前,王师范不敢造次,极尽谦恭。

    “好!早就听闻师范贤侄好儒,崇尚忠义,待人谦和有礼,今日一见,传言不假,实乃文武双全。”

    郑畋端详着,见其虽体格健壮挺拔,却皮肤白皙、面容俊美,言谈举止进退得体,不失古之儒将之风,遂不禁又出言赞道。

    王师范不好接话,只是恭敬侍立一旁,场面有几分尴尬。

    郑畋连连称赞,也有考校之意,如今见其恭谨依旧,毫无浮躁之气,心中甚是满意,也就不再难为后辈了,转移话题,爽朗笑道:“诸军随本总管入城,庆今日大捷!”

    城头、城外的各镇唐军将士高声回应:“谢郑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