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天之重器1 掌权

拌日凤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上瓷传最新章节!

    元符元年春月寅时

    汴京内殿

    二十二岁的宋哲宗早已梳妆齐整,昭阳正宫刘浆桃正要移步殿中。

    刘浆桃撇见传旨内侍郝随,在宫门外踯躅不进,急忙道:“陛下,早朝了,臣妾拜请告退!”

    哲宗看见了郝随,咳嗽了一声,站起身来,对刘浆桃点了点头,又缓步在侍奉内侍高瑞午端的铜盆里净了手,来到光华殿。

    众臣在外殿早已冻得鼻涕乱流,见哲宗临朝,一齐涌入殿中,跪下高呼道:“陛下、万岁、万万岁!”

    哲宗见众臣这般模样,急忙下了壁台,来到文武大臣面前,双手前伸,一个一个地拉起跪着的曾布、章淳、毕青莲、鲁迪内、汝天星、哥宽宏等各位朝臣,说道:“众位爱卿,免礼平身,这都三月份了,天气依然冷燥,看把各位卿家冻得----,朕赶紧办差,众卿就会回去治暖!”

    章淳等人又大呼:“陛下对大臣知冷知暖,是大宋万民之福啊,多谢万岁!”

    宋哲宗见文武众臣都站起来了,直接来到汝州清凉寺青田格盘主“近龙难得”汝天星面前,笑着对汝天星说道:“汝爱卿,你也多穿些衣服,朕看把你冻成这样,朕会心痛的!”

    “谢陛下,,,,”汝天星抽噎着,又一次跪下施礼。

    “起来!”

    汝天星擦了擦泪花,用眼慈祥地看着哲宗。

    哲宗道:“汝大人,朕记得,绍圣五年四月十六日,朕封你汝州青田格为官督商办的御窑,专一替朕制瓷,没想到,刚过半年,你就为朕烧制了三十二件天青薄胎精品,并且让盛运樽赶上了熙宁号出使西海的好兆头,朕要好好封赏你!”。

    汝天星作揖道:“多谢陛下抬爱,才使臣有了报效陛下的好平台,臣下代表青田格十七座窑口、三百九十九位盘工,向陛下立誓,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辜负陛下恩德!”

    宋哲宗眼睛一亮,力气大了许多,大声道:“说得好,朕要的就是你御窑的这种底气,要的就是你汝天星的一句承诺!”

    宋哲宗又回到大殿正中,以手指天,大声说道:“各位臣工,朕即位以来,不敢忘了祖宗志向,使我大宋国家强盛、黎民安居乐业;而当今,外有强敌壁垒,域内民商方兴,江山处在振兴之途啊,而你们要时刻记得朕今日的嘱托,奋发图强。朕每天算着日子,等熙宁号返航,朕好到高庙敬天,贡瓷要走出宫闱之事,给天地一个交代,给列祖列宗一个交代,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文武百官闻听,立即喊道:“臣,诚惶诚恐,绝不辜负陛下嘱托,天地可表,日月可鉴,如负陛下,为死而已!”

    宋哲宗道:“众位爱卿,都起来,不要朕说句话,你们就行礼!”

    文武百官站起身来,哲宗又双手掺起汝天星。

    哲宗又来到殿中心,大声说道:“众位爱卿,在朕面前,不要动不动就说死,朕告诉尔等,在哲宗这朝,尔等死不起,朕,不会让任何一位,对大宋忠心耿耿、能干事、敢干事、干实事的爱卿去死,朕要把千斤重担,压在你们肩上,要你们为朕烧出更多藐视天下的青瓷来,织出更多甲天下的丝绸来,培养出富甲天下的子民。瓷器、茶叶、丝绸、盐铁乃我大宋之命脉,朕克己复礼,独劈新径,就是要富国富民,撑起我大宋的万里江山!”

    台下众臣呜咽不已。

    哲宗见状,回到正殿宝座,又一次高亢地说道:“列位臣工,朕,要在朝廷开恩科,不仅挑选状元公,还可以封王、封侯、封爵,卿家也要适时举荐能工之巧匠、治国之能臣,聚天下之智慧,做天下之重器;朝廷还要设立官窑,仪天下之能臣,经天下之能事,不仅仅是朕所说的官督商办的那些民窑,而是真正的官窑;本朝要解禁户籍限制、地域限制,允许流通,凡我域内子民,无论区域,泛能工巧匠着、品质优良者均可颁发户籍,参与科举应试,朝廷通过甄别,各选其能参与其中,可参照免疫法、保甲法的相关规则,少缴赋税、免于赋税、不予从军,以利大宋百年基业之繁荣!”

    宰相章淳流涕附和道:“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啊!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都是我朝的重器创造,陛下此举乃一代明君,此乃大宋之幸、黎民百姓之幸!”

    曾布附和道,“章太宰说得对,陛下新举措,时时不忘恩泽万民,此乃大宋之福,社稷苍生之福!”

    天光已亮,一轮红日喷薄欲出。

    宋哲宗语气缓了一缓,说道:“众位卿家能这么想,朕很欣慰。曾枢密使,将近二个月了,你说,熙宁号现在会在哪?”

    枢密使曾布道:“回陛下,恕臣愚钝。臣没到过南海,不敢料测海路万里之艰辛。熙宁号既然由陛下钦点的冉缗、裴一统押队,还有北侠、申饬、立斩三人护法,这次海运定能万无一失。陛下皇恩浩荡,臣推断此刻熙宁号,最慢行程必通过万里石塘、细兰、三佛齐、天竺,前往大食弼斯罗之途,陛下洪福齐天,犹如朝阳普照大地,定使熙宁号船队乘风破浪,满载而归!”

    哲宗笑起来,说道:“曾爱卿平身!朕也扪心自问,路途遥远,难为冉缗、裴一统几位爱卿了,还有朕的妹子赵金罗。朕盼着有生之年,也要到西海几国去转转,走,跟着朕,去文华殿!”

    众人进得殿来。

    宋哲宗拿出一只狻猊摆弄一番,威严地说道:“抬上来!”

    随着话音,早有四个内侍小心翼翼地抬来一副卷轴。

    哲宗左手拿着狻猊,说道:“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这狻猊可是个吉祥之物。熙宁号从泉州出发之日,冉缗、裴一统派人二百里加急,给朕送来一卷《大宋海陆丝绸之路图》。朕看了,了不起啊。这丝绸之路,在朕眼里应该为‘瓷器之路’,一条陆路,一条海路,各尽沧桑:东西方文化交流、汇至两条大动脉中,物华、风貌、风俗、人文各得精髓,方寸之地,气象万千,将朕的河山及西海诸国尽收于盈丈之间,实是难得的妙品;朕要把它镶成金子,装裱金边,放在朕的隆佑宫,白昼黑夜,细细品膜,警以自省!刚刚子时,朕忍耐不住在手卷上题了拔,加盖狻猊印章,尔等看看,帮朕评点一二,立起来!”

    众臣大喜,细细来看:这长二丈、宽丈二的画卷,被四个内侍抬起,背靠着殿墙立起来,小心地徐徐展开。

    众大臣看画,赞叹声不绝于耳。

    枢密使曾布叹道:“陛下,妙,实在是妙,泉州、南洋、占腊、大食、西海、欧罗巴都涵盖在内,地域辽阔,四通八达,不看此图,不知天地如此之大,真乃鬼斧神工之作,尤其是万岁这跋提的,这狻猊封印,恰到好处,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众官立即附会。

    “禁釉暗花四海黄”毕青莲,站在百官之中想着心事,忽然闻听此图是冉缗之作,不顾官位顺序,从后面挤到哲宗面前伸头来看,自言自语道:“冉缗的人间绝品?不知老冉头竟然有这样的绝活!冉缗为河西走廊金谷道盘主,扼守河西走廊,作北路图也是自然;这海路,怕是要做些难?”

    宋哲宗感觉有人挤扛自己,回过身来,看了看毕青莲,并不生气,打趣道:“毕爱卿,看着朕的眼睛,朕要问你,别人这称赞冉缗,朕倒觉得俗气,你这样说冉缗,朕要埋怨你,你和冉爱卿,相濡以沫这么久,焉能不知是冉缗的妙笔。这幅画刚送进宫时,朕也不相信,以为是毕爱卿之作,眼下看来,是朕猜错了,若是朕告诉各位卿家,这个是冉爱卿自己所画,连毕爱卿也隐瞒不知,你们信也不信?”

    众臣大笑。

    毕青莲见哲宗挖苦自己,一时面红耳赤,赶忙退身,作揖道:“陛下,臣只知冉缗武艺天下绝伦,他的丹青妙手,在下实在无知!”。

    宋哲宗见状,得意地笑起来,说道:“毕卿家,告诉你吧,这幅图的确不是冉爱卿的丹青,冉爱卿到泉州市舶司上任,牢记朕的嘱托,和裴一统一起聘请十二位精通地理之人,赋予丹青,花了足足半年工夫,才给朕绘出,如此丝绸之路之锦绣图卷!”

    鸿胪寺卿鲁迪内道:“臣以为,冉大人能将两条东西文化、贸易交汇之路绘于一图献与陛下,足见他对大宋的忠诚,对陛下的忠心!”。

    “说得好,等冉爱卿回来东京,朕一定要重赏!”

    宋哲宗被鲁迪内的话说动了情,感叹了一声,说道:“冉缗虽是西夏人,跟随英宗、神宗十数年,三朝老臣,披肝沥胆,清操皎然,方养得藐视天下这般大气;说心里话,朕看着此图,眼里就有些发烫,就如看着,天下苍生生活之艰辛。”

    正在这时,黄门内侍郝随进来禀报:“启奏陛下,新任工部侍郎定璋权递牌求见,现在殿外候旨!”

    宋哲宗一喜,呵呵笑道:“呵,白瓷掌权的大亨来了,快快宣他进来,朕正要看定州金元至白瓷之运脉!”

    定璋权听宣,一路跟着郝随,进得殿来,在哲宗面前跪伏在地。

    定璋权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宋哲宗用右手一摆,说道:“爱卿平身,起来说话!”

    “陛下,定州金元至,蒙陛下恩典多年,如今,大辽黑云锦派兵到定州金元至北途封路,我儿定曲阳现在熙宁号上,至今未回,望陛下给臣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