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进镇卖柿

至诚如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贫女记最新章节!

    张大栓的这番话,即堵住了自家儿媳妇的嘴,又保住了林楚姐弟的尊严。

    林楚不禁心下感激不尽,对张大栓的处事为人,感到佩服不已。

    林楚和林康对视了一眼,开口道:

    “您是在照顾我们姐弟,俺们知道!”

    “太好听的话,咱农家人也不会说,会牢牢记住您岁我们的好。”

    把带来的柿子,麻雀肉和蒲公英拿出来,张大娘推脱不过,只好收下!

    看时间也不早了,林楚和林康起身告辞。

    拉着木板车回到家之后,发现林安,已经从田里到家了,正乖巧的坐在灶前烧火。

    林楚掀开锅盖,用手按了按,鼓起来胖嘟嘟的大馒头。

    “熄火起锅,馒头熟了,再捂一会就可以吃了”

    “耶,可以吃馒头了!”

    林楚转身去了后院,把剩下不多的青菜,一次性全部摘回来,又拿了五个麻雀肉,配上红辣椒和小葱,美美的炒了一个红烧麻雀肉。

    又麻利的烫了蒲公英,做成凉拌素菜,配上碎碎的红辣椒,爽脆可口!

    把菜端上饭桌,冲着院子的喊一句:

    “开饭啦~”

    “安安叫哥哥来吃饭,一会饭凉了!”

    林康好奇捏着黑面馒头,说道:

    “咦,这黑面馒头,咋这么软和?”

    “吃起来也很有嚼劲哩,比硬的硌牙的黑面饼子,好吃太多了吧!”

    林安埋头吃的狼吞虎咽,一口接着一口,配上辣辣的红烧麻雀肉,爽口的凉拌蒲公英。

    小嘴塞的满满的,根本没法说话,只能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林楚笑着说:“好吃就行,之前的的黑面饼子太硬,吃起来还噎人,做成馒头松软又好吃,还有嚼劲。”

    “加了酵母的面粉,不仅可以做成馒头,还可以做成包子和饺子,保证你们都爱吃。”

    吃完晚饭之后,姐弟三人并没有去休息,而是在院子中点上火把,用作照明。

    把干净完整的柿子,放到筐子和布袋里,最后装到木板车,用草绳固定结实。

    木板车不宽,倒是很长,柿子很压秤,足足装了小五百斤。

    两人试着推了推,倒不算太过吃力。

    大约凌晨四五点的时间,林楚就被林康喊醒了,穿好衣服,简单洗漱下。

    拿上几个馒头,竹筒中的热水,推着木板车就上路了。

    去镇上的路,不用穿过村庄,不过这个时间点也没什么人,天上还漫天的星星呢。

    一人拉,一人推,累了就坐下歇会,吃点馒头,喝点热水,就继续上路。

    家里原本还剩下五十文钱,是全家所有的积蓄。这次进镇里,两人共带了十文钱,以防路上所需。

    林楚慢慢打量,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镇,长长的街,一眼望过去看不到尽头,两边开着卖各式货物的铺子。

    街上也有很多摆摊的铺子,卖些日常用品,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赶路,或者慢条斯理地,挑选着摊子上的货物。

    林楚边走边看,古代的街,似乎和以前在景点,看到的仿古街,有几分相似之处,少了几分精致,多了几分古朴气息。

    林楚姐弟穿过巷子,就来到买蔬菜瓜果,各式肉类的大菜市场。

    来到菜市场之后,发现菜市场还算干净,已经有来得早菜农占好位置,摆出新鲜的,还带露水的青菜,吆喝着开始叫卖。

    林楚来的稍晚,只能来到偏远的位置,把柿子搬下车,把筐子一一摆好,便开始叫卖起来。

    脆甜干脆的女声:

    “各位大婶大娘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新鲜好吃的大红柿子哟~”

    “吃一口软糯香甜,买点回去给家里娃解馋,保证娃吃了还想吃!”

    来往买菜的镇民听到喊声,纷纷回头看过来。

    “哟~柿子,可真是个稀罕水果。”

    “家里的娃正闹嘴呢,买点回去吃个鲜也好。”

    于是摊上呼呼啦啦,围了一圈人。

    其中一位牵着孙子的大爷,开口问道:

    “这位姑娘,你家的柿子涩不涩?”

    “多少钱一斤?”

    林楚看到这么多人围过来,心想一定抓住这个机会,争取来个开门红,只要有人买了,后面跟着买的人就多了起来。

    林楚拿起一个柿子,掰成俩半,递给刚开口问话的大爷,还有身边的小孙子手中。

    笑咪咪的开口说道:

    “我们姐弟家里,有个柿子树,熟了自家又吃不完,想拿到集市上,卖点钱铺贴家用。”

    “柿子本是个稀罕,应景的果子,苹果还卖三文一斤哩!”

    “可我们姐弟都是,实实在在的农村娃,三斤柿子只卖十文钱。”

    林楚刚才打听了,周边水果的价格。

    价格定的太贵怕卖不出,太便宜又不划算,十文三斤是最合理的价格了。

    “水果不尝,怎么知道甜不甜呀!”

    “来,林康,把柿子分给大家伙,免费尝一尝,不甜不要钱啊!”

    林楚甜甜的笑着,毫无农家女孩子,那种畏手畏脚的羞涩,落落大方的站在那里,为众人耐心的讲解着。

    林康看到林楚的表现,也暗自佩服家姐的胆量,怎么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开口讲话。

    虽然他这会,腿有点发软,止不住打抖,不过看到姐姐这么优秀,也努力的笑着,拿着柿子招呼客人。

    众人尝过柿子,果然没有涩口麻木的口感,也都爽快的,你三斤我五斤买了去。

    有了第一波人流,后面的人陆续不断的来。

    一打听,原来大家都是镇上的老居民,邻居往来紧密,打听到今市场,卖新鲜甜柿子。

    有那动心的,趁买菜的时候,顺手买几斤柿子。

    林楚原以为要一上午,才能卖完一车柿子,结果不到两小时就卖光了。

    满满的一大布袋的铜板,沉甸甸的。

    林楚心中快速算了一笔账,板车上大约五百斤柿子,大约有一千六百多文钱。

    一两多银子呢,跟做梦似的!

    给了旁边买菜的老奶奶两文钱,他们没有称,所以只能借。

    收拾好东西后,两人商议了一下,去买点东西带回家,不然也是推着空车回去。

    他们可以说是家徒四壁,缺的东西不是一点半点。需要置办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如今只能买必须紧急要用的物品。

    两人首先来到肉铺,打算买点肥肉熬成油,不然家里炒个菜都没有油。

    问了屠夫肉的价格,结果纯肥肉十五文一斤,肥瘦相间的十文一斤。

    听得林楚直咋舌,怎么这里的肥肉贵,瘦肉这么便宜,一想到这里还没有植物油,平时炒菜只能依赖于肥油,不禁明了猪肉的价格。

    林楚想要多买点,肥的熬油炒菜,瘦的做菜,剩下的用来烟熏,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要了十斤纯肥肉,十斤肥瘦相间的猪肉。

    让林楚意外的是,排骨的价格十分便宜,只要五文一斤。

    排骨没肉,啃着吃实在太不划算,所以买的人很少,所以价格很便宜。

    别人不知道,可林楚知道哇,排骨可是个好东西,糖醋排骨,排骨汤…

    再说他们姐弟三个,瘦的皮包骨,严重的营养不良,排骨汤最是暖胃养人。

    晚上在灶里塞把柴,细细的熬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就能喝浓郁滋补的排骨汤。

    细细的养上几个月,保管一个个,小脸红扑扑的!

    吞了吞口水,豪爽的说了句:

    “大哥,你摊上的排骨我包了”

    肉铺大哥立刻开心地,见牙不见眼,这排骨实在不好卖,这不一上午快过去了,才卖了小半扇。

    以为剩下的要砸在手里了,没想到姐弟两年龄小,不识行情,一次全买下!

    于是麻利的把半扇排骨,用草绳绑好,递给林楚。

    没人乐意买的,猪脑袋,心肺和四个猪蹄,林楚也一次性拿下。

    又看到肉铺旁,扔在一边,光溜溜的猪大骨,臭烘烘的猪下水。

    “大哥,大骨棒和下水还要吗?”

    “嗨,要啥呀,等会就拿去扔,大妹子想要?”

    林楚连忙点头!

    猪肉摊上共花了四百文,肉铺大哥看他们买的多,就优惠了二十文,共三百八十文。

    离开肉铺,来到菜摊,萝卜白菜都是,家家户户都会种的菜,价格十分便宜,一文三斤。

    三十斤白菜,三十斤萝卜,才花了二十文,实惠划算,还耐吃耐放。

    剩下的蔬菜,也各自来了两三斤,买多了,怕吃不完坏掉。

    两人推着木板车,来到杂货店,店铺很小,但胜在价格便宜,东西齐全。

    首先要买的是,已经吃完的粗盐,古代盐价是个敏感,关乎民生的死价格,五文一斤,买的再多也不便宜。

    林楚心底琢磨了下,相比于现代的海盐,湖盐和井盐,都是两三块一包。

    五文一斤的价格,确实不便宜。

    可盐是生活必须品,还真离不开,就要了三十斤粗盐,共花一百五十文。

    林楚又买了一斤醋和一斤酱油,生姜,大蒜,花椒,芝麻,白糖,还有其他能的调料品,各买了半斤。

    调料品十分稀少,价格也不便宜,零零总总花了六十文。

    看到一旁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瓦罐和瓦盆,各要了两个,用来腌菜,和面和盛汤,都离不开,一算又花掉五十文。

    杂货店小厮,看他们姐弟两个,穿的破破烂烂的,但也没轻视了,耐心仔细的讲解各个物品。

    看他们买了这么多,还送了一个木质,大擀面杖做赠品。

    花钱速度之快,让站在一边的林康直吸气。

    原本想开口制止的,可想到姐姐是个有成算的人,就没再开口。

    花钱的爽感冲击感,让林楚的脑袋嗡嗡的,可理智告诉她不能买太多,要买的东西还很多,连忙结账装货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