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再次进山

至诚如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福女发家史最新章节!

    经过三天的收割,六个人终于,把稻田收割完了,剩下的就是,用板车拉回家了。

    “行了,你家的收完了,我家的也该收了。”

    “这几天全村的稻田,都陆陆续续的开始收割了,再不收,过几天下雨了,稻子可是要减产的。”

    张大爷站在地头,嘴里嘬着旱烟,干枯的手,搓了搓稻谷粒

    “你家的稻子很饱哩,很少有空壳的。”

    林楚一脸骄傲的看着林康,眼里带笑的说

    “今年的田,都是林康在打理呢。”

    林康连忙摆手道:

    “姐姐和安安帮我哩,我一人哪里行。”

    张大栓拍了拍,林康的肩膀,点点头

    “嗯,是个干农活的一把好手,田里有不会的,不懂的,尽管来问我。”

    “或者你二狗哥,你别看他平时不吭不哈的,地里的活计,可是比我还上心呢。”

    张二狗冲林康点了点头,把镰刀的上的泥土,抓几把杂草,随意的蹭蹭

    “有啥不会尽管来问俺。”

    林楚听到张二狗的话,在心里点点头。

    这个张二狗,话虽然少的可怜,但是个憨厚老实之人,相处起来,到很让人放心。

    就是好人没好命,摊上王大花这个婆娘。

    过了一天,地里的所有的稻谷,全部拉回了家,摊晒在院子中的空地上。

    于是林家姐弟三人,去了张大娘帮忙。

    现在是农忙时节,家里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全部动起来忙活。

    抢收粮食,是关乎全家,一年的温饱问题,所以在农村,是顶顶重要的事情。

    平时王大花,屁股上跟长了钉似的,一刻在家里,也呆不住。

    可现在,也必须拿着镰刀,顶着大太阳,来到地里割稻子。

    就连最小的妞妞,四五岁的年纪,也要拿着小竹篮,跟在后面,捡散落的稻谷穗。

    妞妞的小脸被太阳,晒的红红的,但一刻也不愿意停歇。

    林楚看的不忍心,小孩身子弱,会不会中暑呀!

    “妞妞,去树荫下喝点水,歇息一会好不好。”

    妞妞仰着红嘟嘟的小脸,歪着头,冲林楚一笑,漏出两颗白白的小虎牙,简直可爱到爆炸

    “妞妞不累,妞妞帮大人一点,大人就可以早点休息了。”

    童言童语的话,说的大家心窝子,都暖烘烘的。

    林楚更是稀罕,眼前这个小丫头,小小年纪,这么懂事。

    张大娘笑着一把,把妞妞搂进怀里

    “哎呦,我的小心肝,累坏你了可咱办呢,那还是乖乖的,跟婆婆回家做饭。”

    “下午呀,你就在家,看着家里的鸡鸭猪,别让他们跑出来就行。”

    妞妞想了想,点点头,一副人小鬼大的模样

    “哎呀,是我疏忽了,地里虽然忙,可家里的鸡鸭,还没人照顾呢。”

    一番须臾哀叹的鬼机灵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一时忘却了劳动的辛苦

    “这个机灵鬼,忙着地里的活,还操心着家里呢。”

    “哈哈哈,是啊。”

    ……

    王大花站起身,做出一个极其夸张的表情,狠狠的擦了擦汗。

    在地里摸了一上午的鱼,紧赶慢赶的才割了半垄地。

    都一年没下地了,哪里能吃的了,这个辛苦。

    “娘,我和你一起回家做饭,两个人也快点。”

    “妞妞呀,下午的时候,我和你一起在家里喂猪,好不不好呀?”

    张大娘狠狠瞪了一眼王大花

    “你给我消停几天,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你还给我懒皮。”

    张大爷也出声呵斥道

    “一个人回去就可以了,地里的稻子还有这么多。”

    “再不快点割,一场雨下来,咱家等着喝西北风吧。”

    王大花舔了舔,干裂起皮的嘴唇,一脸讨好的说道:

    “爹,你让我回去做饭吧,俺累的快不行了。”

    张大栓冷着脸,呛了一句

    “你做饭?你能把火点着吗?”

    二壮听到爷爷这么说,低着头,捂着嘴巴憋笑

    “让娘做饭,娘能把厨房点了!”

    乐的张二狗“噗嗤”一声,直接笑出声

    王大花狠狠,瞪了一眼二壮

    “你小子皮痒是吧,这么拆老娘的台。”

    一番吵闹,林家姐弟也忍不住,低头笑了起来,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中午的饭,主食是菜饼子,新鲜的菠菜,洗净切碎,拌进白面里。

    捏成饼状,沿着锅边,贴上一圈,底部熬上米汤,一举两得。

    豆角和茄子,放在篦子上蒸熟,倒进熟油,盐,胡椒粉,最不可缺少的蒜泥,用筷子搅拌均匀。

    肉菜则是,张大娘杀了一只,家里不下蛋的母鸡。

    鸡肉切块,和土豆辣椒,放到锅中一起煮,类似于,新疆大盘鸡的简单版本。

    “嗯~张大娘做的饭真好吃,这鸡肉又嫩又鲜,里面的土豆,软软糯糯,沾满了汤汁,感觉跟鸡肉一样好吃哩。”

    林安一手拿着菜饼子,嘴里鼓囊囊的,嚼着鸡肉,含糊不清的说道。

    “你大娘呀,那那都没得挑,其中最好的,就是这灶台的手艺了。”

    张大栓一脸得意的笑着,这老婆子,跟着自己过了一辈子,真是没得挑呢。

    林楚赞同的点点头:

    “我看呢,其中最好的,就要数这切菜的手艺了。”

    “你们看,这豆角斜斜的,大小长短都一样,就连这土豆块,都很平整呢。”

    这么多人一阵夸,反倒整的张大娘,有些不好意思

    “哎呀,哪有你们说的,这么厉害,做了一辈子饭,还能把菜都切不好吗?”

    ……

    忙活了整整六天,终于把张大娘家里,所有的稻田收割完了。

    正好林楚家的稻谷,经过几天太阳的晾晒,干的硬邦邦的。

    现在全村的稻谷都在晒着,他们家的正好,可以拉到村里公用的磨坊,去壳脱粒。

    不然到时候,全村人都要急着用,谁在前谁在后的,少不得有几句口角纠纷。

    脱完谷子,放在磨坊的大秤上,整整的一千斤。

    一年才种一季,三亩水田,一亩才三百来斤的产量。

    林楚想到现在的稻田,轻轻松松都是几千。

    古代的粮食不够吃,一部分是要交重税,二是没有肥料来增加营养,最后也是种子没有的到改良。

    如果可以,林楚倒想找到,增加粮食的办法,解决天底下,百万个老百姓。

    可这也不是一时,就能做到的。

    林安在院子中,扫着地上的稻子皮

    “姐,中午做炒饭呗,好久没吃了。”

    “行呀,把昨天剩的米饭,全部端过来。”

    “好嘞~”

    林安脚底抹油,扔掉扫把,跑进房间

    豌豆胡萝卜,先炒一下备用。

    煮熟的腊肉丁,先下锅,煸炒出油脂和香味。

    先让米饭,充分吸收腊肉的油脂,吃起来腊香味更足。

    只需要一点点酱油,增加一点锅气,只要腊肉够香,添加任何调料,都显得多余。

    撒上豌豆胡萝卜,包谷就可以,配一碟嘎嘣脆的萝卜干,就是一份简单的农家生活。

    “这几天咱们都辛苦了,起早贪黑的割稻子,吃点好的补补。”

    “嗯,这炒饭配上萝卜干,一点也不油腻。”

    “这几天镇上交税还没下来,咱们得时间也空了下来,正好咱们去捡柴去。”

    林康埋头狼吞虎咽,吃着蛋炒饭,听到林楚的话,犹豫愣了下,吞吞吐吐的说

    “姐,要不咱们再进躺山吧,今年的税”

    林安立刻赞同道

    “我也要去,上次都没带我。”

    林楚和林康,异口同声的否决。

    楞了会神,一想到今年的重税,林楚心里,慌的跟乱麻似的。

    “要不交完税,再进山,说不定今年不会加税呢。”

    林康一年严肃的说道

    “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越靠近冬天,进山越危险。”

    林楚不解的说

    “为何这么说?”

    “到了冬天,山里的动物也没了食物,所以出来觅食的,也多了起来。”

    林康思索了一下,继续说道

    “反正落雪了,千万不能进山,因为往年,都能听到老虎声哩。”

    林楚问道

    “那什么时候捡柴火哩?”

    “早晨的时候,咱们去一趟;晚上的时候,拿着火把,抹黑捡。”

    林楚点点头

    “这也是无奈之举,咱们就再继续努力。”

    ……

    第二天早上,林楚摊好煎饼,用作一天,进山的主食。

    想到早晨的雾气很重,又做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白面疙瘩。

    掺点红糖,吸溜吸溜的喝进肚中,全身都热乎起来。

    姐弟三人,来到山脚下,留下林安在山脚下捡柴。

    现在村里大多人,还在忙活着稻谷,来捡柴的倒是没有。

    林楚和林康背着竹篓,提着竹筐再次进了山。

    两人背着竹篓,提着竹筐,再加上走山路,累得走走停停。

    一上午倒是没有太多收获,除了找到些蘑菇和木耳,其他的什么都没发现。

    正所谓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午时林楚,坐下吃煎饼,补充能量。

    仰头喝水的时候,正看到树上的鸟,叼这个红红的果子。

    盯眼一看,嗷的一声叫了起来,不想正在喝水,呛的弯腰直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