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章 与狗皇帝谈条件

免费阅读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姬珑玥独孤晟最新章节!

    姬珑玥终走进乾清宫,看到皇上慵懒依于雕刻着九龙图腾的软榻上,他单手抚额,闭着双眸浅眠,形容消瘦一脸的病容。

    张总管微微一礼,说:“皇上,晟亲王妃来了。”

    “哦。”皇上睁开眼睛瞟了眼姬珑玥,弱弱的应了声。

    “臣妇,叩见皇上。”姬珑玥跪下以大礼参拜。

    “晟亲王妃不必多礼,快起来。”

    皇上看向张总管淡淡的说:“晟亲王可说是朕的恩人,还不给王妃看坐。”

    “是。”张总管应声。

    “皇上,臣妇只是做了医者应做的,不敢邀功,臣妇还是跪着与皇上说话吧。”姬珑玥说。

    皇上看了看她,说:“晟亲王妃,你这一出出的,是在为难朕啊。”

    姬珑玥拱手说:“臣妇打扰皇上休养,臣妇有罪,但,关系到夫君性命,臣妇不得而为之。”

    “方氏一案,有那思曼以死为证,这可谓是铁证了。

    而方氏的死让百姓们非常的愤慨,都在声讨着晟亲王的残暴,非要让朕给个说法,朕为一国之君,决不能做徇私枉法之事,必须严惩凶手,更得对方氏一案给百姓们一个交待。

    朕意已决,断不会再更改。

    朕念晟亲王妃之前为朕消除病痛,朕才让你来见朕,你也是个知书达理之人,你若没有能说服朕的证据,那便不要再说此事了。”

    “皇上,此案真相是,那方氏一直装疯卖傻,为的就是迷惑我们所有人,出事那日,她给臣妇弟弟的食物中下了毒,毒得臣妇幼小的弟弟身重巨毒,臣妇使尽全力救回了弟弟。

    之后晟亲王调查臣妇弟弟被毒一事,王府中的厨娘说在煮臣妇弟弟饭食时,方氏曾出现过,后来也是思曼哄出了方氏下毒一事”

    皇上抬手打断姬珑玥的话,说:“你说这些,有何为证?”

    “家中几位厨娘都可作证”

    “几个厨娘,她们可是亲眼所见方氏下毒的?”

    “这,到不曾亲眼见到。”

    “这何以为证,再者,你说的就是方氏害你的弟弟,而方氏这个案子,说的是晟亲王将方氏喂狼一事,这根本就是两件事。”

    “这怎么能是两件事呢,若没有方氏下毒,她何以逃跑,何以误入野狼谷,这就是真相,独孤晟没有害方氏。”

    “你说的不管是方氏下毒,还是误入野狼谷,仍然都没有有力的证据,不是吗?”

    “我,我的父母,还有厉铖,府中的佣人,这些都是可作证的证人”

    “你们都是与九弟亲近之人,你们的证词没有说服力。”

    姬珑玥看着皇上,眸色沉沉,她说:“那依皇上这话,那思曼是方太傅家的婢女,那她的证据也不能作数。”

    张总管看到皇上沉下脸来,他立狗腿的指着姬珑玥,说:“晟亲王妃,你好大的胆子,怎可忤逆皇上。”

    姬珑玥瞪着皇上,豪不畏惧。

    明知他就是想以方氏的事要了独孤晟的命,自己还与这个狗皇帝讲理,真是浪费时间。

    想要独孤晟,可没那么容易。

    她长长吁了一口气,慢慢站起揉了揉麻痛的腿。

    这一天她跪得太久了,特别是之前在乾清宫外,她受着寒风在冰冷的地砖上生生跪了一下午,跪得这双腿就象要废掉了一般,却是跪求这么一个小人。

    皇上看着姬珑玥揉腿,以为她是无能为力而沮丧了,他蔑然一笑说:“快给王妃赐坐。”

    “是。”张总管立招来小内侍扳了把椅子放在姬珑玥的身边。

    姬珑玥抬起头,看着那把椅子淡淡一笑,走到张总管的面前,抬手就是一巴掌。

    “皇上还没有说什么,你这个多嘴的奴才,竟敢给我晟亲王妃定罪了。”

    “啊皇,皇上她她”

    张总管万没想到,这晟亲王妃竟敢对他动手,还是当着皇上的面,她,她,真是与她的夫君一样的,嚣张跋扈。

    他捂着被打得火辣辣的脸,哭唧唧的看着皇上。

    “姬珑玥,你好大的胆子”

    姬珑玥坐于椅子上,翘起二郎腿看着皇上,说:“看来皇上是决心要杀独孤晟了,那我也不费力去说什么真相了,不如,我们来谈谈条件吧。”

    皇上眸色森寒的瞪着她,说:“大胆勾妇,竟敢藐视朕,那朕便让你与你的夫君一起上黄泉路吧,来人!”

    一声令下,羽林卫立进来:“皇上有何吩咐。”

    “将这个勾妇给朕送去御史台,叫她与晟亲王一样,三日后问斩。”皇上怒声说。

    “是。”羽林卫应声,立冲向姬珑玥。

    “慢着。”

    姬珑玥看着皇上不屑一顾,笑说:“我手上有皇上非常感兴趣的东西。”

    “贱人,竟敢威胁朕,你以为就凭独孤晟手中那一只军团,就能牵制得了朕吗?”皇上说。

    “皇上手握千军万马,一只小小的军团怎么可能撼动皇上。不过,我手中有一物,是先皇弥留之时留下的,我想,皇上一定会非常的感兴趣。

    我要以此物换我夫君无罪。”

    姬珑玥神情神情淡漠的看着皇上,那双明眸中却充满坚毅。

    “先皇弥留之物,那是什么?”皇上紧紧皱着眉头,恶狠狠的看着姬珑玥说。

    姬珑玥桀骜笑看羽林卫们,说:“要我现在说于皇上听吗?”

    “都退下去。”皇上厉喝。

    “是。”羽林卫应声,立刻退出去。

    皇上看向愣在一旁的张总管,张总管怯然一礼,:“老奴就在门外,皇上您有事唤老奴即可。”说罢急忙走出去。

    “还不快说,你手中那物是什么?你若敢欺骗朕,朕必让你姬家上下满门抄斩。”皇上怒声说。

    “我这物,是先皇薨世前写下的血书,您,应该知道那上面写的什么吧。”姬珑玥笑看脸色愈发难看的皇上。

    “血书”

    皇上微眯着阴鸷的眸子,咬牙切齿的瞪着姬珑玥。

    姬珑玥说:“明天午时,我会拿着先皇的血书去御史台,若我没看到独孤晟被放出来,我便将血书贴于那御史台的大门上,让天下皆知先皇当年临死前都遭遇了什么?”

    说罢,她眸色沉郁的与皇上对视一眼,转身慢慢走出房间。

    站于门口的张总管见她走出来,怯怯的绕开她跑进暖阁中。

    “啊”

    姬珑玥听到身后传来一声狂暴的怒吼,还有乒呤乓啷的东西落地的声音,她勾起唇角,邪肆一笑。

    双腿沉重之极,她缓慢的向外走着,抬头看到夕阳西下,晚霞满天,她粲然一笑,明眸中泛着泪光。

    “糟老头,明天我就接你回家。”

    太阳西落,天色渐渐暗下来,高高的山恋被覆盖上浓重压抑的色彩,寒冷的春风带着哨声席卷寂静着山林,显得阴森森的有些恐怖。

    山下松阳村中一家家宅院,闪烁着一簇簇淡黄色的烛光。

    一男一女从一户宅院的后门出来,他们鬼鬼崇崇的张望着,身上背着沉重的包袱,偷偷摸摸的走出松阳村向山上走去。

    月光下,两人在树林间时隐时现,沿着那崎岖的山路而上。

    妇人吃力的托着背后的包袱,气喘吁吁,看到山坡上那隐隐夜色中的一簇烟火。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这人是搬出去了,我们却是要给这姑奶奶时不时的背水送粮菜去,每爬一次山就累得我腰酸腿疼的。我真后悔应下这事,挨着这份累不说,还是被全村人嫌弃”

    男人回头看了看妇人,说:“你这婆娘叨咕什么,你拿人家钱时我看你乐得核桃纹都开了,即拿了人家的钱就要替人消灾。”

    “哎哟,当初只是说住个十几二十天的,这,这就住了几个月了,这事若是不”

    男人突然上前捂住妇人的嘴,狠瞪着她小声说:“你这贱婆子,你不想活了你,给我闭嘴,赶紧走。”

    妇人拉下男人的手,暗沉着脸,赌气的跟在男人的身后。

    终于,二人来到了半山腰上的简易的竹院。

    “小姐,我们来给您送果菜和粮食了。”

    男人进了院门便喊了声,二人一起走进了竹屋。

    “你们来了,真是辛苦你们了。”女子从里屋走出来,看到夫妻二人笑说。

    “应该的应该的,到是小姐一个人住在山上真是辛苦了。”男人说。

    “无妨。”

    那妇人将身上的背篓放在地上,脸色很不好看。

    女子看出妇人的不悦,走上前,握住妇人的手,将两颗散碎银子交于妇人的手上。

    妇人看到银子,立现笑脸,说:“这,小姐您这是干嘛啊。”

    “打我住到山上来,可是辛苦你夫妻了,这是我的一点不心意。”女子说。

    男人笑看女子说:“小姐,冥王大人已给了我们不少银子了,让我们照顾好您,您无需要再给银子的。”

    妇人狠瞪了眼自家男人,转头立变成一笑脸说:“即是小姐一片心意,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说着她将银子揣进了怀里。

    男人皱着眉头一脸嫌弃的看着妻子,白了一眼。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纸包递向女子,说:“这个,冥王大人让我把这个交给小姐。”

    女子接过看了看,笑说:“我还有一些没吃完呢。”

    “备着吧,那歹人也不知何时来,您可要记得每天都吃几颗这梅子。”男人说。

    “嗯,知道了。”女子笑说着,打开纸包,拿了两颗梅子放在嘴里嚼着。

    妇人看向女子说:“前两天我看到一个道士进村子来,和冥王大人给我们看过的道士画相很象。”

    男人瞪向妇人,说:“这事你怎么不早说?”

    妇人怯然看着男人,说:“我,我是想着要说的,可是这一天家中的活技那么多,我,我一转身就给忘了。”

    女子笑说:“嫂子即看到了,那冥王他们也定是看到了,他们会有准备的,看来,抓到恶徒也就这几天的事了。”

    妇人笑说:“小姐可要小心着些啊。”

    “没事,这天也不早了,没准那恶徒就藏在附近呢,大哥与嫂子还是赶紧回家去吧。”女子说。

    妇人闻言,怯然的看了看左右,说:“好,那,我们就走了,改天再来看小姐。”

    “走吧。”

    “那我们回去了。”

    男人说着,被妇人用力拉着出了屋子。

    女子送夫妻二人离开,关好一院门,向竹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