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姚苏之间的争论

锡纸花甲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辞职当首富最新章节!

    “姚先生好像对我们有些芥蒂。”苏三万望着姚帆开口说道。

    “咱们之间有芥蒂不是应该的么?”姚帆哼声笑道。

    股票上阴了自己这么多下,现在却在这里装仁慈。

    “可是今天我是来和你谈判的姚帆。”苏三万低沉着声音说道。

    “是么,那您倒是说说您约我出来到底想谈什么。”姚帆望着苏三万道。

    俩人虽然面不动色,但是话语间却争锋相对着。

    微风吹拂着江面。

    苏三万走进了游艇内,坐了下来。

    “咱们或许可以和解,不是么?”苏三万一边敲面一边说道。

    姚帆双手握着栏杆,哈哈大笑道:“我没听错吧?您苏老板说要给我和解?”

    姚帆不知道这苏三万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没错,不过前提是我必须要得到豆芽娱乐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苏三万语气肯定的说道。

    姚帆随即道:“您这是和解么苏老板,您这是打算强取豪夺啊。”

    “可是您又怎么肯定我会给您呢?”姚帆转身望着苏三万说道。

    苏三万淡淡道:“我不会白要。”

    他站了起来,走到了姚帆的身旁,眼睛好似在望着江面,实则试探性地问道:“一个在我手底下的小员工,忽然收购了这么多家公司,其实我很好奇你这钱到底是怎么来的。”

    “大风刮来的。”姚帆不假思索的随口道。

    苏三万笑了笑,“放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你不说我也不会去打听。”

    姚帆白了他一眼,心想着你即使去打听也打听不到什么。

    随后苏三万话锋一转,“可是姚帆,你知道么,有时候钱并不是万能的,这世界上也有很多事情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姚帆耸了耸肩,“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你想要说些什么,而且这些又跟你找我和解有什么关系。”

    苏三万没有理会姚帆,继续着自己的话,“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转型发展娱乐产业么?”

    “因为你不甘心你的商业帝国里只有制造业?”姚帆回答道。

    苏三万望着江面缓缓道:“你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实体制造已经让我伤透了心。”

    姚帆惊讶着,显然没想到一个以制造业起家的富豪居然说出这番惊人的言论。

    “这近三十年来我是兢兢业业的搞制造,技术不先进我就搞中外合资、技术入股,跑去德、日学习人家先进的制造业技术。

    如今,好不容易搞懂了,技术上来了,设备更新换代了,产业也自然而然的升级了。

    可是却发现在这个时代里自己旗下一个车灯厂不分昼夜一年生产所产生的产业利润值居然还抵不上拍一两部电影来的钱多!”

    苏三万叹着气,以前搞制造业能发家,可如今有时真觉得上下无路,进退两难。

    姚帆点了点头,毕竟他在车灯厂待过,苏三万所说的他都懂。

    制造业这几年确实不好搞,而且还是投资大回报低。

    更何况如今的大环境下,全球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所以国家近两年提出制造2025。

    政府倡导的中国制造2025,以及其中的智能制造重点工程,方向是正确的,是必要的。

    是部分头部优势企业自动自发的行为,产业政策只是因势利导而已。

    可是让姚帆没有想到的是,堂堂一个巨大的苏氏集团,这个江浙省制造业的领头羊也会遇到如此的难题。

    “其实即使没有制造2025、智能制造,我们这些企业出于自身的发展,要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保持优胜地位。

    也必须加速内部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程,进而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这些企业还会积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跟随升级。

    不跟着走、或者跟不上的,就会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苏三万缓缓道。

    姚帆点了点头,因为优势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不仅仅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还要面对国际对手的竞争。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柳工等工程机械企业,除了关起门来互相竞争外,都面临国际市场上小松、卡特彼勒等强敌

    要吃饱、吃好,就要和这些国际企业在研发、生产、物流、服务等环节具备近似甚至更强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所以,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对智能制造有迫切的需求,但已经做到国内行业头部的企业,一定会对智能制造有所投入。

    现在不投入,几年后优势地位就可能不保。

    这才造成了姚帆口中近两年制造业投资大,回报低的局面。

    姚帆望了一眼苏三万,他心中清楚产业升级可不是说着玩的,其实挺残酷的。

    跟不上的就会被淘汰,甚至一些落后的产能、产品也会以转移的形式离开中国,只不过,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企业是落后产能。

    这种问题,中国存在,rb、德国、美国照样存在,没技术优势、撑不住的传统中小制造企业逐步退出。

    但这和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智能制造关系不大,是全球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产业整体升级的问题。

    而姚帆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打算将宝马集团总部专业到华夏国内的原因。

    靠宝马集团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国内的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

    但是姚帆心中清楚,这个计划却是任重而道远。

    但是他没想到堂堂一个制造巨头苏氏集团居然想要因此逃离制造业。

    “所以你就打算进行你口中所谓的产业转移了?”

    苏三万听出了姚帆口中的轻视与鄙夷。

    他随即道:“我想我这是再救苏氏集团,因为我认为没产生新的需求和新的生活方式。

    产业升级的越快经济会变得越差,步入大萧条就越快!

    这就和赌场里的赌徒赌博一样。

    没有产生新的赌博游戏,某个赌徒千术提升的越快,其他赌徒输光的节奏就越快,最后掀桌子。”

    “说得好像经济变差是因为产业升级似的。”姚帆皱着眉头说道。

    苏三万反驳道:“任何产业升级都是要靠“消费需求”去拉动。

    都是要解决“消费需求”,然而这一波所谓的产业升级只是去解决“企业的生产需求”,并不解决“消费需求”。

    问题出在“需求侧”,解决问题的办法却放在“供给侧”。

    “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是:人不会吸取任何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