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将生娃,纳入秦法?

天言君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最新章节!

    虽然大家都知道,胡亥在嬴政的要求下拜冯逍为师,但都以为不过是一个名义而已。

    但谁知道,今天看了之后,才发现所谓的老师还真是实实在在的老师,并非是挂名的样子货。

    如此一来,大家对于冯逍在皇帝跟前的宠信评价,就更上了一个台阶。

    平日里,胡亥一般都跟着嬴政。

    加上冯逍那有事忙的风格,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去主动寻找嬴政。

    所以大家很少同时看到嬴政、胡亥和冯逍,也不清楚冯逍在皇帝面前的表现是个什么样的。

    今天一看胡亥和冯逍两人的相处模式,才会这么惊异。

    几人谦让着进入冯府,冯府今天的布局当中,下人们都在前院,而官员们都在中堂。

    至于妇孺、内眷的,都在后堂。

    向内院行进,从低级官员开始,所有中轴线两旁的官员,都看到了王家众人和胡亥的身影。

    顿时一个个都心中惊异和兴奋起来。

    惊异的是,冯家在皇室竟然有着如此的面子,连储君都亲自过来道贺。

    兴奋的是,自己今天果然没有来错。

    就像后世之人所总结过的经验一样,送礼的人领导未必记住,但是没有送礼的,却绝对会记住。

    最起码,冯逍就自身清晰的验证了这条定理,因为他非常清楚,今天李斯没有上门。

    甚至可以说,但凡是他认识的人当中,除了嬴政因为身份不便之外,就唯有李斯没有到来。

    当然,本人没有到来,却派了管家和小儿子李兴过来了。

    而且人家还找好了很合适的理由,人家旧疾发作,身体有恙,无法前来,并让小儿子致歉。

    但具体是不是真的有恙,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除了李斯之外,还有一群特殊的人,同样是礼到人未到。

    不过他们不来的原因,出发点是为了冯家的利益。

    这些人就是大秦学府的那群博士。

    作为身份和政治立场本身就较为敏感的存在,大秦学府的这群人基本上都是自成圈子。

    他们很少和咸阳的勋贵圈子来往。

    基本上除了偶尔的公务交往之外,就是躲进学府成一统,自娱自乐而已。

    甚至于唯一从学府圈子里走出来的人,就是被嬴政封为刑部右侍郎的张良。

    而他也成为唯一一个,快速步入大秦政坛的百家学派弟子。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冯逍的大力推荐。

    而今天,作为冯府的大喜日子,张良也作为学府圈子的代表,来到冯府道贺。

    外面都是男人的地盘,则后院就成为了女人的天堂。

    不过和冯逍这种宅到了骨子里的家伙相比,他的两位夫人却在内院如鱼得水。

    从胭脂水粉到首饰装扮,从新服装样式到布料花纹。

    作为招待客人的主力,赢舞和王筠游刃有余地招待着勋贵们的女眷。

    虽然辈分上来说,两人都是小字辈。

    不过有着公主的名头,也没有那个没有眼色的贵妇,在这时候来挑衅两位冯家的媳妇。

    最终冯家嫡长孙的满月宴,也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结束。

    等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之后,几个人都累得瘫坐在椅子上。

    三个冯家媳妇在内堂逗弄着精神的小家伙,而冯家父子三人也在前厅讨论着。

    “小弟,你决定这两年不生孩子了?”

    虽然已经明了冯逍地打算,但冯劫依然很难立即小弟的行为。

    “什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本正在喝茶的冯去疾,一听这话,猛然间手一抖,一杯滚烫地茶水,差点全都倒在衣服上。

    看到冯去疾不满地表情,以及冯劫不赞同的眼神。

    冯逍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并没有多么紧张。

    这种涉及到两位妻子的安全问题,冯逍根本不会有丝毫的动摇。

    在两人探寻的目光之中,冯逍才斯条慢理地解释起来。

    “根据我的摸底调查,但凡是身体没有发育完全的女人,是不适合生孩子。”

    “但凡是强行要生的,起码有三成的女人遭遇到难产。”

    “除此之外,大人危险,孩子也不安全。”

    “体弱多病容易夭折不说,很多都连生下来的机会都没有。”

    “女人如果没有完全成长,那么生孩子的时候,骨盆就不能完全张开,所以……”

    虽然冯逍没有说完,但他的意思很明白。

    而考虑到无论赢舞还是王筠的身份,父子两人顿时偃旗息鼓了。

    至于冯逍所调查的事实,父子两人也相信,冯逍绝对不是空口白牙的乱说。

    就在两人沉吟的时候,冯逍又放出了一个大招。

    “眼看着匈奴已经败逃,北方没有了战争的紧迫,南方百越也不需要战争来攻打。”

    “大秦目前所需要的兵员就已经足够,所以人口没有压力的前提下。”

    “我准备向陛下进谏,希望能够女人生孩子的岁数纳入秦法之中。”

    “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每一年因为难产而死,一尸两命的事情,数不胜数。”

    冯逍在那里侃侃而谈,但冯去疾却并不怎么看好这条政令。

    “自古以来,男婚女嫁,传宗接代,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这么做,未必能够让人信服。”

    而对于父亲的担忧,冯逍也有着自己坚持的理由。

    “一个女人花信到来的时期并不是固定的。”

    “如果贫困家庭的女孩,因为生活的困苦,成长地就慢,而花信来的就迟。”

    “在女孩没有及簪之前,结婚绝对是对于女孩的不负责行为。”

    “而女人同样是大秦的子民,同样为大秦的强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我们绝对不能因为陈旧的观念,就漠视她们的生命安全。”

    对于冯逍的坚持,冯去疾再没有多说什么。

    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冯逍说的有道理,而是因为冯家没有女孩。

    作为大秦多年的右相,冯去疾非常清楚。

    在不涉及到自身利益情况下,任何反方向的坚持,都会惹来无数非议。

    如果冯家有女孩还好说,起码有反对的立场。

    但问题是冯家有的都是别人家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