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想尽所有办法渗透!

天言君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最新章节!

    大秦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有了大半年的时间,社会总体已经趋于步入稳定。

    这也是嬴政同意冯逍南下的前提。

    而罗网建立分部的时间,已经有了数年的时间。

    通过冯逍罗列的,各种源自于后世的间谍机构的操作手册。

    罗网可以说是目前这个世界上,能力最为强大的谍报机构。

    所以在建立分部和渗透的时候,罗网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

    利用明面上强硬态度吸引注意力,然后暗地里派卧底打入敌人内部。

    通过周边生存空间渗透,收集各种各样的细节情报,然后经过归纳汇总。

    通过发展下线,把策反对手内部人员,为我作用的。

    ……

    可以说只有这个时代的人想不到,没有罗网人员做不到的。

    甚至碰到那些心思机灵的,还能做到举一反三。

    可以说,在情报方面,罗网已经站立在这个世界的最高峰。

    所以当四郡的罗网分部都尉,见到冯逍的时候,所带过来的情报,都是用箱子装起来的。

    看着四个半米高的箱子,冯逍头疼的同时,也是感到无限的欣慰。

    “很好,虽然还不知道你们所收集情报的准确性如何,但就目前来说,你们的工作做的非常的好。”

    听到了冯逍的表扬,四个都尉都不由挺起胸膛,一脸掩饰不住的兴奋。

    看着这个由自己一手建立的部门,终于开始发挥他巨大的作用,冯逍感觉过去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四郡内部的六国余孽的监控,以及对于百越地区的渗透。”

    “将会是你们最为重要的工作,尤其是那些对于中原心存善意,和心存恶意的百越首领。”

    “将会是你们监察的重点。”

    “前一种我们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争取,努力将他们周围的人,都变成我们自己的人。”

    “然后再通过这些人,来放大他们对于我们大秦的善意。”

    “而对于那些心存恶意之人,我们必须要做好一切准备。”

    “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他们换上一个心怀善意的首领,哪怕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

    说到这里的时候,冯逍的脸上浮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

    “任何的和平岁月,都不会是平白得来的,不过是在看不到的地方,有人在为大秦做出牺牲。”

    “而我希望那些人是我们罗网的人!”

    “而这也将是我们罗网的最高荣耀!”

    “诺!”

    听到冯逍的心灵鸡汤,四个人只感觉到一股热血上涌,一个个都浮现出无限的斗志。

    能够成为大秦的守护神,这是多么让人骄傲的荣誉啊。

    至于牺牲?

    很抱歉,对于大秦人来说,这就根本不算事。

    想当初,在还没有统一六国的时候,老秦人征兵的年龄已经下降到了十三岁。

    却依然还有无数的老秦人少年,直接拎着一把砍柴刀,就义无反顾的加入到了军队当中。

    这就是大秦人的血性。

    同时这也是大秦百战百胜地根本。

    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在政体改革的过程当中。

    冯逍一改初衷,保留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军功制度。

    就是为了保留,国民血脉之中的那份热血气息。

    一旦国家没有了热血,民族没有了气节,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就处于灾难的边缘。

    历史上好几个节点,如果不是中华民族的体量实在庞大,恐怕早就被灭族好几次了。

    让罗网的几个都尉下去之后,冯逍才开始看起了各个箱子里的情报。

    这一看,直接就是好几天的时间。

    罗网送过来的这几箱情报,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基本上将四郡官场当中从上到下,但凡是关键的人物,都有了一份详细的情报汇总。

    为了怕有所遗漏,冯逍还专门拿出了,四郡郡守的日常情报,细细过了一遍。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但凡是该总结归纳的地方,罗网都总结出来了。

    会稽郡守邢沫,上党人,为人圆滑,做事细心缜密。

    既没有偏向于余孽,也没有全力为大秦卖命。

    几年已经五十有六,基本上处于养老退休状态。

    好在此人在执行政令方面,还是能够圆满完成的。

    而郡丞殷通,故楚国王室属官之后,属于熊氏的铁杆心腹。

    利用职务之便,经常给六国余孽提供方便。

    目前没有发现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但在罗网的评价中危险等级为高。

    都尉苏晶,吴县县长苏环的堂兄。

    兄弟俩属于吴县本地名门苏氏的弟子。

    苏氏为前吴越贵族,后来会稽被楚国攻陷之后,苏家就被楚国征招为官。

    然后到了大秦,依然本地为官数十年,可以说属于吴县根深蒂固的存在。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苏氏的门风一直不错。

    可能是一直都在家乡为官的缘故,对于相邻颇为客气。

    官风清正,不参与任何势力之间的纠葛。

    也没有人不开眼地招惹他们,可以算是整个四郡当中,最为超然的存在。

    然后是障郡的郡守陶临,齐鲁人,儒家学派嫡系孔谦的门人。

    为人机变灵活,并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书呆子。

    也是四郡当中,唯一一个能够全盘控制郡府的郡守。

    障郡郡丞苍鹭,陶临的师弟,跟随师兄来楚地为官已然七年。

    师兄弟两人联手,将障郡经营的铁桶一般,可以说是朝廷在南方政令最为通达的地方。

    当然,这也和数年之前百家入秦有关。

    最早的时候,陶临虽然也算得上一个清官,但绝对算不上贤能。

    当儒家进入大秦学院之后,障郡才成为了朝堂在江东的一颗钉子。

    可以说除了兵权之外,障郡基本上已经算是陶临的一言堂了。

    看到这里,冯逍才又一次认识到了,百家学派对于当世的影响。

    愿意挺身而出,暴露自家根本的有陶临师兄弟,而那些不远暴露的呢?

    或者说不赞成入秦的呢?

    此时此刻,冯逍不得不为当初赞同百家入秦的决定,感到异常的庆幸。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