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章 信王(二)

山河漫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史诗操盘手最新章节!

    长得帅走到哪都吃香,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看着这么一个潇洒的少年郎微笑着向自己行礼,有几人会心生恶感呢?

    殷俊有点被这位殿下的气场笼罩,他也笑了起来,连忙还了一礼说道:“殷俊惫懒,倒是让殿下久等了。”

    信王殿下笑着引殷俊入席,竟然推了殷俊坐主位,以双方的身份地位之差距,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这位殿下别的不说,礼贤下士的面子功夫做得真的是非常到位。

    殷俊却没有什么受宠若惊,他欣喜之余心中剩下的却只有忧虑了,若是信王麾下人才济济,怎么可能对自己一个还没肯定入伙的侍郎如此礼待?

    这位信王殿下怕是已经接近山穷水尽,只能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力量了。

    但殷俊却也没有改换门庭的心思了,事实上他也完全没了这个机会,来跟信王吃这顿饭已经是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了,他可不指望自己的这点动作能瞒过皇帝和许阁老,这两方最多有个收到消息早晚的区别,但绝不会被蒙在鼓里。

    所以他稍稍推让了几番,就在主位上坐了下来,受了信王敬的一杯水酒,双方这才开始谈天说地了起来。

    话题并不在什么夺位上,大家都是斯文人,上来就谈什么阴谋诡计实在是太掉价了点,所以开始的话题只是些天下间的风物人情,多是信王发问,而十多年间在天下各处为官的殷大人就介绍这些地方的好玩之处。

    酒席上只有两人或爽朗或会意的笑声,猛一看好像两个世家公子在交流游玩心得一样,不过两位公子一个潇洒一个猥琐罢了。

    秦观在旁边听的也大感新鲜,殷俊这人真真是个妙人,随口说到各处的风土人情都是妙趣横生,他心里没有什么包袱,就只当是在听故事,对这大魏朝的了解又是多了那么几分。

    年轻的信王可就没这么好的耐心了,他陪着殷俊聊了大半个时辰,在接近子时的时候,终于借着殷俊的上一个话头,引出了自己想问的东西。

    “刚峰兄刚刚说到润州,可是恒寿的就藩之处呢,那边的叛乱现在不知如何了?”,信王不是个笨蛋,他当然心知肚明润州的叛乱完全是子虚乌有,从这里截住话头的意思非常明显,大家赶紧进入正题吧。

    殷俊微笑:“只要殿下想,那里的叛乱就会一直存在下去。”,这是一句说了等于没说的废话,信王的目的当然不可能只是赖在京城不去就藩,真的只是这样的话那事情的可操作性余地要大的多,根本用不着殷俊多事的上一道润州叛乱的奏章。

    信王步步紧逼:“身为大魏臣子,当然要盼着天下太平,就是恒寿生性好动,这润州实在憋屈。”,他说完后就是一声长叹,意思表达的相当明显,他一点都不想去什么润州就藩。

    殷俊继续笑,“那殿下是想换个就藩的地方吗?不知可有心仪之处?”,殷俊并不着急表态,他想看看这位殿下的诚意到底有几分,双方已经这么不咸不淡的扯了半个时辰,该进入正题了。

    “刚峰兄觉得,盛京如何?”,信王的表情严肃了起来,他已经摊牌了,就看这位殷大人是不是要上船了。

    殷俊没有说话,他仔细端详着这张年轻俊朗的面孔,这张俊脸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愈发的俊逸,黄玉般的面孔因为紧张甚至渗出了薄薄的一层细汗。

    终究还是个孩子啊。

    殷俊笑了出来,他站起来深深的躬身行礼,肃声说道:“臣也以为没有比盛京更好的就藩之处了。”,就藩京城,那就只有当皇帝了,年轻的信王终于忍不住摊牌,而殷俊也不含糊,迅速的给了一个明确的表态,甚至已经开始自称臣属了。

    信王迅速扶起了殷俊,口中连称不敢,但却也迅速的改变了称呼,他正视这这位当前唯一能依仗的朝中心腹,问出了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那先生以为,本王现在该如何是好?”,他现在确实有种茫然失措的感觉,就藩的年纪已经到了,但是继位的事还好像梦一样遥不可及。

    殷俊却是一直处在一个旁观者清的位置上,在他看来,皇帝为了扶信王上位采取的方略实在是愚不可及,这位聪明的皇帝大概被对儿子的宠爱彻底蒙蔽了双眼。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位信王的生母,明明还在人世,封号竟然只是德嫔。要知道皇子在上位之前,是子以母贵的,在生母连妃号都没有的情况下,儿子自然每一步提升都是阻力重重。

    所以他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殿下,如今的第一要事,是尽快为殿下的生母提高位份,要知道,我朝开国两百年,是没有一位天子的生母仅仅只是德嫔的。”

    信王陷入了沉思,他的母族出身并不高贵,不过是县中富豪之女罢了,能有如今的地位完全是因为皇帝那份不知缘由的宠爱,他是个早熟的孩子,也很明白自己如今得地位到底来源与何处,所以从来没想过母亲地位如何的事,殷俊却上来就提出了这点,这到底有什么用?在宫里读书并不算十分用心的信王完全想不明白这点。

    殷俊看出了这位殿下不理解,只能继续解释道:“殿下,现在的阻力重重,主要都是来自于朝中,朝中为什么有阻力?因为殿下的身份不是嫡子罢了,可若有朝一日德嫔变成了皇后,那殿下的身份……”

    他没直接说出子以母贵这番话,怕刺伤这位年轻人不知道敏不敏感的自尊心,但意思表达的确实非常明显了。

    信王眼前一亮,他显然也明白了殷俊的意思,甚至察觉到了殷俊那份回护的心思,不由对这位朝野公认的兵道大家大生好感,但明白了意思不代表有马上就能拿出具体的方略,于是他继续追问道:“不知道先生还有何教我?”

    殷俊笑了笑,接着说道:“此事关节不在殿下而在陛下,殿下过几日上书一事便可。”

    “何事?”

    “请为生母德嫔祝寿。”

    秦观叹为观止,殷俊这个对局势的洞察能力实在是高明,他不由得期待起了殷俊接下来还有什么高见。

    烛火烧的正旺,在场几人的心思,也逐渐的火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