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鉴阏与师范奇谋

南楼逍遥客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倾唐小戏骨最新章节!

    天平镇下辖郓、齐、曹、濮四州,崔君裕虽趁原节度使张裼亡故之际作乱,自称留后,实则最多也就仅仅控制郓州一州之地。

    而郓州有九县,地域广阔,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掌控的。即使迫于淫威暂时屈从,但当讨逆军一到,拨乱反正者亦会有之,故崔君裕实际掌控势力范围甚或仅限郓州治所东平县一县之地。

    然其毕竟曾为张裼亲信,牙军主将,麾下足有五千人马。虽说占据郓州其余八县或有分兵,然其人尽管鲁莽,却也带兵多年,深知聚指成拳的浅显道理,故想来此刻东平城中应该不下三千人马,此战应谨慎帷幄不可稍有大意!

    左持缰,右擎枪,顶盔掼甲,千骑卷平冈!

    转眼平卢讨逆军已离开淄川县境半日,行军三十里。

    六县之兵多是昨夜急行军而至,虽稍经休整,然终是体力并未全复。除王师范所部,余者皆已是强弩之末。行军队列越走越长,松松散散不成阵势。

    曹全晸不愧久经战阵的老将,眼光毒辣,看出此时军中之窘。遂弃“日行六十里”的军中常例,因时制宜,果断命全军扎营休息,翌日再行出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若是叛将轻兵来攻,那就不妙了。

    六县之兵,以淄川县兵为中军,博昌、长山县兵为两翼,邹平、济阳、髙苑县兵分居前后,呈梅花之状,靠山近水扎牢营盘。

    布置好一应防务事宜,曹全晸召集六县尉帅帐议事。王师范猜想应是商议破敌之策,于是路上暗自盘算筹谋。

    不离王师范寸步的一伙亲兵,此时已经人手一把陌刀,再配上一身重甲,如猛虎插翅平添羽翼,更添厚重肃杀之象。

    而那些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的却是孩童般的喜悦之色,目光不时瞄一眼手中之刀,虽刀身刀刃早已被打磨擦拭的铮亮如镜,却丝毫不避耀眼刀光,如获至宝。

    待掀开帐帘,只见其余五名县尉已至,分左右两侧落坐,王师范上前寒暄两句就依位而坐。

    不久,曹全晸步入帅帐,曹翔亦步亦趋紧随身后。只是曹全晸脸庞上早已没有了刚出征时的意气风发,愁眉锁眼,一副愁山闷海之态。绕过帅案,坐后低头不语良久,犹如独坐愁城!

    众人见主帅似心忧又似心有所想,皆不敢多言,帐内陷入出奇的安静,呼吸声中偶尔夹杂一声叹息!

    曹翊脾性向来急躁,见父帅久久不语愁容满面,半缘担忧父亲半缘心躁难忍,腾地站起,一语破静,“父帅所忧何事?尽可说与我等参详一二,何苦独自烦心!”

    帐下除了王师范和曹存实,其余三县尉都是追随曹全晸多年的心腹之人,纷纷出言劝慰,“我等愿为大帅分忧!”

    唯有曹全晸身后的曹翔,目光飘忽,双手摆弄剑穗,全然不知所措。

    如一语惊醒梦中人,曹全晸缓缓抬起霜首,环顾众人殷切目光,遂敞开心扉,直抒胸臆,“哎,我军士卒只行军一夜半日,就已疲劳不堪,必不利久战!且大部从未上过战场,毫无实战经验,更有甚者人数寡于敌!以此疲敝稚军,如何胜强敌?”

    众人默默低下了头,自家人知自家事,大帅所言不差,以此弱旅,何能胜天平镇精锐牙军?

    又是曹翊粗豪声起,“这有何难!常言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将为军之胆,末将愿为先锋,斩将夺旗以激士气,自可趁势一鼓而下!”

    曹全晸微微摇头,“不可!如此孤注一掷,非我军所长!”

    曹存实接言分忧道:“我军确是新军,与敌正面接战实胜负难料,不如围城以待粮尽,敌不战自溃。”

    “此亦不可!须知困兽犹斗,敌岂能坐以待毙!况兵法有云,十则围之,我军尚不及叛军人多势众,如何能围?此取败之道也!”曹全晸又是一阵摇头。

    众人见攻恐不敌,围又不能,不战不守更不能退!心中平添烦闷,一时又是无语!

    王师范一边静静听着,心中暗自比较敌我优劣,确如曹全晸所言,足见其人经验老道。

    思绪飘荡古今战策,忽然心有所感,想起秦赵旧事,“如此或可败敌!”

    当即起身施礼,“末将有一策,请大帅定夺!”

    声音坚定中透着一股自信,彷徨中的众人如同抓到一棵救命稻草,齐齐转头看来,似有催促之意。

    “哦,贤侄尽管说来!”

    曹全晸见其眼中精光闪烁,其人不失稳重干练,断非无谋之人,定是深思所得,也有了几分兴致,姑且听之又何妨,遂出言鼓励。

    王师范步出席位,于帅帐中央站定,侃侃而谈。

    “我军久离战阵,不利强攻;兵力不足,不宜围城。克敌制胜唯有出奇谋!”

    “奇谋”二字如萤火虫于夜空,带给众人一丝光亮,却又看不清前路,唯有侧耳倾听。

    “我军可效仿赵奢,取阏与之妙!”

    曹全晸久读兵书,岂能不知?眼中兴趣之味更浓!

    “虽天时地利有所不同,却可取其精髓!示敌以怯,以骄敌心当为首冲!”

    “如何示怯?”

    “日行减半,每日只行军三十里,示我将帅怯战之心,士卒赢弱不堪远行之态,实则可养精蓄锐、操演兵马!”

    “之后又当如何?”

    “距东平百里处,地利可用,我军稳扎营盘止步不前,再次示敌以怯,静待敌军偷营!”

    “如何断定其必来袭营?不来又当如何?”

    “崔贼初占郓州,人心不稳,四周诸镇虎视眈眈,如我军此二千弱旅其尚不敢战,那就是示诸镇以弱,难免动了觊觎之心,故末将料定,数日之内其必来偷营!”

    话到此处,不只曹全晸,帐中诸将皆闻此贤音,欲知雅意!

    “我军驻扎之时,哨探广布。待侦得敌人出城,预设埋伏,敌无备而我有备,以有备击无备则我军必胜!”

    雅意入心,喜上眉梢,愁云尽去,“贤侄此计甚妙!且为阳谋,即使崔贼识破是计,也不得不来攻我!此战,胜券已属我!众军当依计而行!”曹全晸豁然明悟,起身令道。

    “末将遵令!”诸人施礼领命,看向王师范的目光中有了钦佩之意。

    随后,众人散去。

    王师范独自回到破浪都所在营地,如往常般走入士卒之中,跟兄弟们一起营门执勤,不辞辛劳;一起喂战马,亲密无间;一起共用午饭,吃着一锅菜,同饮一壶水,不分彼此!

    始终是那个一起风雨同甘的县尉,一起挥汗如雨的县尉,为兄弟们遮风挡雨的县尉!

    午后的阳光越发明媚,褪去了日出时的娇嫩,未染日落时的苍茫,似水柔情,仿佛这方天地的母亲,轻抚万物有余温,暖暖的,驱逐着出征将士内心的寒冷,留下一抹温馨的色彩。

    白云皎洁,碧空如洗,一行白鹭自南归,扇动轻快的翅膀,嬉闹间享受着蔚蓝,如一道飞鸿划过曼妙的曲线。

    柳树发出嫩芽,如发丝绦随风荡起,一抹翠绿萌发盎然生机。两只黄鹂徜徉其间,婉转的歌唱。

    正是: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槐花亦不甘寂寞,一串串,皎洁如雪,缀满枝头,吐露着淡淡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如饮香茗,慰籍着出征将士疲惫的身心。

    偷得浮生半日闲!

    时光静静流淌,悠然度过漫长的午后,军营之中喧嚣之声无处觅,将士们多在营帐中休息,缓解着行军的疲乏。

    太阳渐渐西沉而去,袅袅炊烟升起,慵懒的身影纷纷走出营帐,三五成群似谈趣事,笑声蔓延开来,营中又恢复了生气!

    此情此景,让曹全晸心中踏实不少,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心中焦虑之情稍缓,巡视军营的脚步也轻快几分。

    当走近破浪都营地时,被一浪高过一浪的喝彩声所吸引。只见众人围成一个圆圈,人挨着人,层层叠叠,不留半点空隙,真是水泼不进!

    幸好曹全晸身姿尚算挺拔,没被时光的伟力压弯,踮起脚尖,尽力伸长脖颈,视线越过人群,映入眼帘二虎争斗之景,原来是士卒闲暇时常见的角力比武。

    这时节军中娱乐活动甚少,除了盛行一时的马球,就是这角力比武了。军中多血气方刚之士,过剩的精力总是需要宣泄的,而且尚武之风也是各级将帅所提倡的,毕竟养兵千日只为战!

    闲话两句,话说马球,有唐一代,历初、盛、中、晚唐,长盛不衰。

    据说是唐朝初年,在与吐蕃交战中见其士卒骑术精湛、战力在唐军之上。通过了解,发现原来吐蕃军中多以击马球效仿两军交战,训练士卒骑术武技。随后就将马球引入唐军之中,以练骑士。

    有诗赞曰:“俯身仰击复傍击,难于古人左右射。”

    其间唐朝数位皇帝都是此中高手,玄宗李隆基更是无人能及。还是临淄王时,就以四人对战吐蕃十人,人虽少,但意气风发的李隆基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竟以少胜多败吐蕃!

    当今唐皇僖宗李儇也十分迷恋马球,而且技艺高超,曾经很自负的对身边优伶石野猪说道,“朕若参加击球进士科考试,应该中个状元。”

    是时,王师范站在圈内,叉手雄立,如电目光不离比武方寸之地,显然是此次比武的裁判。

    一场赛罢二场起,虎斗方歇又龙争!破浪勇士无不争先恐后,纷纷下场显身手。

    眼见破浪都人人龙虎精神,剽悍的一塌糊涂,曹全晸笑了,那是再无半点忧虑的释怀!

    “有此精锐在手,定可披荆斩棘、攻城拔寨克顽敌!”

    淄州各县之兵也看得热血沸腾,欲下场一试身手,又恐力有不逮,踟蹰不决间饭香飘逸,又见晚饭时,迫于军规众人带着不舍而散去。

    王师范始终全神贯注于比武,并未留意到人群外的曹全晸,随着人流汇入破浪洪流之中,在刘鄩等心腹簇拥下共进晚餐。

    出征第一日的太阳终是淡出天际,朦胧月色应约而来,军营再次陷入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