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惊天家世不辱祖

南楼逍遥客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倾唐小戏骨最新章节!

    王师范命刘鄩去领取安师儒承诺的兵甲粮草,自己则随阿爷回府去和阿娘告别。

    此刻,他心中所想仅是尽可能的与阿娘多聊上几句,毕竟自从出仕以来一年之中回家的次数就极为有限。

    其中每年在家团聚时间最长的就属辞旧迎新、欢度新年的这段日子,而今年的年终岁尾举家团圆算是泡汤了,还须抚慰好阿娘,才好安心赴戎机。

    王、安两府本就一街之隔,故王师范父子二人刚出安府就看到自家门前有一俏丽、机灵的侍女正在向这边张望,服饰装扮像极了玉娘,却是郭大娘子的另一名贴身侍女,名唤“小倩”。

    看到她,王师范立刻猜到她必是奉了阿娘的吩咐在此等候,显然是阿娘有些焦急了。

    父子二人加快脚步,三步并作两步,很快就迈入自家大门,而小倩俏皮地打了个招呼,就转身蹦蹦跳跳地跑开,向郭大娘子报信去了。

    待父子二人刚跨过二门,就见郭大娘子身披裘衣,已在乌衣堂前台阶下等候着了,脸上挂着欣喜,身后的侍女们也娇笑着,好像在说着什么,其中就属小倩最是活跃。

    王师范拿出撒娇的看家本事,像长不大的孩童一般奔跑着扑向阿娘的怀抱,这短暂瞬间的他只是阿娘的儿子,而不再是刺史和将军。

    郭大娘子张开手臂轻拍儿子的后背,慈爱音柔道:“都这么大了,也历练了两年,怎么还像小时候那么顽皮,还要阿娘抱抱,呵呵。”

    “阿娘,大郎想您了。”

    王师范俯在郭大娘子肩头,轻声说着,眼中晶莹闪烁,情到深处何须演。

    而郭大娘子终归是女人,儿子一句“想您了”瞬间击碎她柔弱的内心,两行清泪沿着依然清秀更显雍容的脸颊缓缓滑落,口鼻之间抽泣微微,她也想儿子了。

    这个拥抱持续了一分钟,却寄托着无限的亲情,母子二人皆丝毫没有分开的意思。

    看着他们母子情深,一旁的王敬武很是欣慰,但毕竟是冬日,虽说雪已停,然空气依旧清冷,并不适合在室外停留过久,遂上前温情相劝。

    “好了,有什么话进屋再说不迟,娘子你身子弱,莫要受了风寒。”

    王师范闻言也意识到问题,连忙扶着阿娘,随阿爷一同走进乌衣堂。

    仆人们穿梭往来,按照郭大娘子之前的吩咐小心地布置着酒席,而王师范一家三口转入暖阁,围着红彤彤的暖炉,一边驱除着身上的寒气,一边聊着一年中生出的是是非非。

    当听儿子说到泗上一战的惨烈、贼军的凶悍,郭大娘子不禁后怕,更庆幸儿子有惊无险,心中默默感谢上苍。

    王师范见郭大娘子被吓到了,遂有意换了一副轻松口气,“阿娘莫忧,当时若非曹帅陷入丧子之痛,不能打理营中军事,也不会出现那般险情。

    孩儿虽暂代指挥,却也不能随意调动、擅改策略,然即便如此,面对近十倍贼军的轮番攻击,我麾下的破浪军依旧未伤筋骨。

    如若是我单独领军与贼对战,根本不会打得那般呆板,而是能战则寻机一战,不能战则立马转移,孩儿我多机灵啊,是吧,嘿嘿。”

    听儿子说得诙谐,郭大娘子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当即笑骂道:“有自信是好事,却莫要把战场当作儿戏,须知我和你父可就你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啊。”

    见郭大娘子情绪缓和些,王敬武把话题有意转向长安,“昨日娘子也听说了国都陷落之事,今日安帅召集益都城中文武,所谈正与此事有关。”

    “哦?陛下可有旨意?安帅可有应对之策?”

    郭大娘子很是上心地问道,因为她的娘家在长安多有亲朋旧故,自然想要了解情况。

    王师范接过话头,隐去部分实情,又善意地添油加醋。

    “陛下坐镇兴元府,关中陇右精锐汇聚凤翔,天下各藩精兵星夜兼程驰援长安,而黄贼困守长安,此乃瓮中捉鳖也,故阿娘尽可安心,黄贼成不了事的。”

    虽非此时实情,却也道出王师范对未来战事走向的判断。

    至于困贼一说,那是为了减轻阿娘的担忧,毕竟自己明日就要远赴长安勤王。

    但他心中却是清醒的,真正的战斗怎么能缺少主动进攻呢?胜利是不会自己从天而降的。

    “如此便好,实乃天佑大唐啊!”郭大娘子略有紧张的情绪渐渐舒缓下来,又问道:“你舅舅家怎样了?”

    “自从去年十月,舅舅升任义武军节度使,其家眷已陆续迁往义武镇,想来应该无事。”王师范如实答道。

    “没事就好,咱们两家可是历经数代的世交了,表兄年长我十余岁,待我如亲妹,这些年可没少帮衬咱们王、郭两家。”

    郭大娘子越来越念旧了,而她口中的“舅舅”、“表兄”,指的是京兆万年王家这一辈的掌门人,王处存。

    京兆王家可是大唐响当当的名门望族,家中子弟世袭神策军,可谓累世将门。

    王处存之父王宗,善于经营财货,治家有道,在其手中家道愈隆,家富可比王侯,其人更是官至金吾大将军、兴元节度使。

    然王处存虽自幼侯服玉食、僮奴万数,却非纨绔子弟,他靠着阿爷的地位和自身的努力,终于成为一镇诸侯,还兼任检校刑部尚书,其炙手可热程度远在安师儒之上。

    这尊靠山的存在,也是安师儒不敢轻动王敬武之心照不宣的理由。

    郭大娘子何以攀上京兆万年王家这等望族呢?这就不得不说说其娘家的来历了。

    她的娘家乃是出自大名鼎鼎的太原郭氏,而太原郭氏在安史之乱中及其之后可是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他就是收复两京、击败仆固怀恩、单骑说退回纥并大破吐蕃,宝应元年晋封汾阳郡王,大历十四年被唐德宗尊为“尚父”,配飨唐代宗庙廷,陪葬建陵的郭子仪郭令公。

    她这一脉郭氏乃是郭子仪长子郭曜的后裔,其由关中汾阳迁徙到河南光州,恰与王敬武的老家颍州相距不远。

    郭家这支虽弃武就文,但推崇尚武之风未变,须知郭子仪当年就是以武举高第入仕,后人岂能忘本?

    偏偏王敬武早年也是武举出身,远近闻名,再加上王家虽是没落,但毕竟是名门之后,故与郭家结为秦晋之好。

    有了太原郭氏这般出身,事实上应该是王处存家高攀才对。

    两家累世通婚,交情莫逆,细算起来,郭大娘子与王处存应是姑表亲,王处存是表兄,郭大娘子是表妹,关系其实是很近的。

    “舅父向来忠君,一旦得知国都陷落的消息,必会起兵勤王。

    遥想百年前,安史陷落两京,外祖郭令公亦是起兵朔方,次第收复河北、河东,及至两京,功勋至伟。

    师范身为名将之后,当此贼寇陷都之时,亦当效法先祖,起兵勤王,再立新功。

    克复长安,光耀王、郭门楣,绝不可置身事外、畏敌如虎,致使祖先蒙羞!”

    王师范趁势提起发兵长安勤王之事。

    “好啊!原来刚才说什么瓮中捉鳖,都是你这鬼机灵忽悠为娘,怕我阻你前程,可是这般?”

    郭大娘子终是极为聪慧之人,心绪平稳后马上就明白了儿子那点儿小心思,遂佯装嗔怪。

    “哎,阿娘法眼如神,孩儿怎敢班门弄斧?绝对的实话实说,阿娘可莫要怀疑,孩儿会伤心的。”

    说着,小戏骨神情秒变,片刻前的慷慨丈夫志瞬间不见踪影,有的只是一副可怜巴巴的小模样,这货又秀演技了。

    “娘子,此次本该为夫提兵救驾,只是你也知道,这些年的征战让我旧伤叠新伤,力不从心了。

    故大郎才欲替父出征,报效国家,一片忠君爱父之心还望你能多多体谅。”

    王敬武见缝插针,出来打个圆场。

    “哎,你们父子俩把我想成什么人了?我好歹也是令公之后,还是分得清什么是家国大义的。

    大郎入仕从军两年来,屡破顽敌,殊勋不断,帷幄之能、阵前峥嵘已显,又兼练就麾下强军满万,更蒙当今陛下垂爱,逢此国难之时怎可熟视无睹?

    真若如此,老娘可是要家法伺候的!”

    郭大娘子名门贵女的范儿起飞了,语中很是鄙视这对父子竟然小瞧了自己,顿如发威的雌狮。

    “娘子圣明!”

    “阿娘圣明!”

    这爷俩倒是默契,马上跪舔。

    “你们爷俩少来这套,说吧,准备什么时候动身?”郭大娘子无视奉承,直接问道,很飒呦。

    “事态紧急,孩儿今日就要返回淄川,明日即誓师出征!只是,这个年就不能侍奉爷娘左右了。”

    王师范老实交代,语气有些低落,确是动了真情。

    “别一副女儿作态!我儿勇赴国难,乃是大唐一等一的大好男儿,当以慨慷之姿示人!

    家中之事不必牵挂,为娘与你父在这益都城中还能有何事?只要你照顾好自己,我们就放心了。”

    郭大娘子血脉中的巾帼之气涌现,即将涌出的泪水被她这股英气逼了回去,只余双眼微微泛红,血丝清晰可见。

    “你娘说得对!大丈夫莫要婆婆妈妈,要是你小子辱没了郭令公和我王家列祖之威名,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王敬武给自己加戏了,拿出身为阿爷的威严。

    “你敢?”

    郭大娘子杏目圆睁,嘴角隐约挂起一丝笑意,好像在哪见过?

    哦,对了,不就是小戏骨那标志性的坏笑嘛,总算找到源头了,这原来不是演技,而是遗传!

    “不敢,不敢。”

    王敬武这惧内没刚的货,秒怂了,很是配合郭大娘子的雌威,看来日常演练必是不少的,多熟练啊。

    随后,一家三口就以郭大娘子为中心聊些家常,王师范心头的石头总算落下,终于过了阿娘这关,还顺带发现阿爷的怂货本质。

    这厮竟然笑话别人!要点儿逼脸,不香吗?

    ......

    因有安师儒的手令,没人敢留难刘鄩,故其顺利取回军资,还赶上了王府家宴。

    席中,王敬武鼓励兄弟二人抓住机会就要果断出击,因为战场上最忌瞻前顾后,同时提醒其要注重哨探,以免入贼军预设埋伏。

    而郭大娘子反复叮嘱二人,切记不可以身犯险,要留得有用之身,不能冲动,终是为人母者。

    其实,战场风云瞬息万变,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爷娘的叮嘱实属自相矛盾,但一片真挚浓浓的亲情,却不容兄弟二人稍加反驳。

    温情家宴后,王师范、刘鄩和军师敬翔押运军资极速回返淄川,不顾凛冽寒风侵体、厚重积雪阻道。

    而承诺为其出征助威的平卢镇诸贵,皆纷纷上了自家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马车,前呼后拥中亦缓缓向淄川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