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方易的第一次

江尘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汉脉最新章节!

    “大人可以回想一番,看看是否有所遗漏!”

    长安城中的一所宅院内,西门君惠正与卫将军王涉说着话。此时的王涉脸色惊疑不定,而西门君惠却只是端着酒爵,细细品饮杯中美酒,面色如水。

    良久之后,王涉忽然仰头长叹一声,然后摇着头,忿然道:“我知功显君向来好酒,多年之前便瞎了双眼,今日听先生之言,莫非……这……”

    功显君便是王莽之母梁氏,当初她终日饮酒,导致双目失明,而王涉此时如此震惊,则是因为那位自称道士的西门君惠,告诉他自己卜算出一个天大的秘密,就是当今天子,可能并非王家血脉。

    对于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的言论,王涉却有些相信了,那是因为他与王莽本身就是同辈,虽然他小了些岁数,但他印象中,自小便没有见过这位堂兄,只是听说过家中有这么一号人物,直到后来他十来岁的时候,不知怎么地,这个杳无音信的王莽,某天突然就出现在了他们面前,而且态度显得特别热情。那时大家知道他是一家人,见他又听话和蔼懂事,也就渐渐和他熟络了起来,更没想到的是,至此之后,他居然平步青云,最终能登上皇帝宝座。

    从那之后,王莽突然态度大变,对他们王家人极度苛责,而且毫不念亲情,所以当王涉听到西门君惠的话,回想儿时往事,顿时对当今这位皇帝哥哥的身份起了巨大的疑心,而且他想到如果这个王莽是“假的”,那这些年他作了那么多残害家族亲人的事,本以为他只是顾及面子,大义灭亲,但如果他并非王家血脉,那这一切就太可怕了!

    想到这些,王涉心中莫名悲愤,说话的情绪也有些激动起来。

    一边的西门君惠此时却面色如常,见王涉情绪有些激动,他只是又点了点头,语气平缓的说道:“听大人此言,那就更为可疑了!你想……当初你们王家的人都未曾见过他,况且那时他家中只有两位孀居妇人,那——”

    “奸贼!”

    此时王涉突然拍案而起,打断了西门君惠的说话。而西门君惠见到王涉如此激动,只得伸出手阻止道:“大人切莫如此,倘若被人知道,你我恐将惹来杀身之祸!!”

    听了这话,王涉这才重又坐了下来,不过依然是忿忿然的模样,接着又说道:“若不是先生,我如今还蒙在鼓里,仔细想来,那人手段残忍,与我王家之人更是毫不留情,丝毫不念亲情,原来……原来竟是冒名顶替的贼人!”

    西门君惠听了,此时忽然问道:“如今既然知道这人乃是冒名顶替,那么将军可是有了辅佐真主之心?”

    王涉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讶然道:“先生莫非已得了谶?知晓了汉天子之事?”

    西门君惠便微笑着点了点头。

    王涉见了,忙问:“是谁?”

    这时,西门君惠才缓缓说道:“前日,我偶得一谶,曰:刘秀当为天子!”

    “刘秀?是国师公么?”

    王涉先是皱眉疑惑,随即便一脸惊讶的看着西门君惠,见他点头却认,心中更是震惊不已。

    要说这国师公的确是汉室宗亲,王涉也知道,不过此人乃是王莽登基的功臣之一,当初因为他通晓谶纬,又是博学鸿儒,所以王莽对他十分

    的信任,把他当做治理朝野的心腹重臣,如今却说这样一个皇帝心腹,会成为未来的汉朝新天子,实在是让王涉无法置信,于是他便又问道:“国师刘秀不是那贼人的心腹么?他怎么可能会造反?还是说——”

    见到王涉一脸震惊的样子,西门君惠却摇手打断了他,成竹在胸般的说道:“大人不必惊讶,试想如今天下纷乱,但真正能成事者却寥寥无几!而这国师公是何人?那是皇帝身边的心腹近臣,这样的身份……呵呵,不是更有机会么?”

    “噢!我明白了,先生是说,反而是他最有机会对那贼人下手!”

    王涉很快便明白了西门君惠话里的意思,这越是身边的人,越难以防范,若他突然出手,便会令人措手不及,来不及防备便着了道。

    但是王涉虽然对西门君惠十分信任,这种掉脑袋的事情还是得问清楚,于是他便又道:“先生说这未来天子叫做刘秀,是否能肯定就是那国师公?他可是改过名字的啊!或者还有其他刘秀也说不定呢?”

    西门君惠此时便哈哈大笑,说道:“这还需要考虑吗?如今天下叫作刘秀的有多少,我是不知道!但能成为皇帝的,除了国师刘秀之外,试想还能有何人?有哪个刘秀还有他那样的本事和机会?”

    王涉想了想,觉得他说得十分在理,便又道:“既如此,先生认为,我是否可去投靠国师公?”

    西门君惠此时便笑道:“国师公倘若知道能得到大人的帮助,那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

    经过一段时间的攻略,在颍川的王凤部队如今已基本控制了颍川一半以上的城池,只有少数几座县城还没来得及攻下,不过也由于汉军的连番进攻,使得这些地方的新军迫于汉军的兵势,都只得紧闭城门防守,不敢出城半步。

    眼见这种情况,主将王凤便将原本一万多人的队伍,分拆成了几支,让一些得力的将领带着兵,在各处县城驻守起来,以保护那些不能及时运走的粮草辎重。

    王凤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颍川地方大,他手里的人却不多,即便占了城,也还是要人来守,不然的话,城里的那么多粮草辎重,运走也需要人手和时间,倘若你不守着,别人可就会来抢走了。

    不过王凤也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他把人都派去守城了,接下来的那几些城池由谁来攻打呢?那些城池守备空虚,如果就此放弃,实在太过可惜!但问题就是他手头上实在又没什么得力的人选了,而且他自己现在又得把守昆阳城,毕竟这里是颍川物资运往南阳的重要通道,千万不能有所闪失,所以一定得由他自己坐镇才能放心。

    想来想去,他手底下可用的将领也就方易与马武二人,这马武虽然是名猛将,但王凤却不愿意让他离开自己,因为一旦有敌军来袭,有马武在身边显然放心许多,所以王凤最终还是决定,让方易出马,带兵去攻打剩下的几座城池,反正此时颍川也打得差不多了,即使最后这几个地方让给他去打,也算不得多大功劳,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真没人可用了!

    就这样,王凤招来了方易,发下令符,让他带兵出征。

    方易陡听王凤要他领军出征,当下也是十分的意外,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趟颍川之行居然会有

    领军出征的时候,不过他也知道既然军令已经下达,那么自己也不能推托,于是他当下也不犹豫,径直接过令符,带着王凤拨给他的一千多人马,从昆阳出发,准备按照王凤的命令,先去攻打襄城。

    这襄城是颍川十七座县城之一,规模并不是很大,算是一座小城,而且新军守备也比较薄弱。不过由于这一回是方易独自领兵出征,所以他还是十分小心谨慎的,毕竟这是他的“第一次”,第一次单独带兵上战场。

    虽然是“第一次”,但方易却是“红”运当头,在带着这一千多人还未到达襄城时,便听到有人来报,说有人自称是襄城亭长,带着不少人前来求见,说是要投军。

    方易听说对方是襄城亭长,还说要来投他,也是心中大喜,便赶紧让人把那些人叫过来问话。

    不久之后,便又数十人来到方易跟前。方易见此情况,便赶紧翻身下马,随后打量了一番,问道:“你们谁是襄城亭长?”

    此时便有一人来到方易面前,然后单膝下跪,抱拳道:“在下便是!”说完,那人又指了指后面的人,继续道:“这些都是在下的好友,听闻汉军威名,想要投军!”

    方易此时便将他迎起,然后笑着说道:“你们来投,我十分高兴,不知足下姓名?”

    那人这才又抱拳说道:“在下傅俊,字子卫!”

    方易听了,便也笑着抱拳道:“在下刘易,字文山!”

    傅俊听了方易的名字,便诧异道:“将军姓刘,莫不是汉室之后?”

    方易听他问起,便笑答:“我兄便是汉军刘縯!”

    那傅俊一听,惊呼道:“原来将军是那柱天将军刘伯升之弟!”

    说完,傅俊更是兴奋的转过头去,对跟着他的那些人大声说道:“这位将军是‘柱天大将军’刘伯升的弟弟,是他的弟弟!”

    傅俊这一声惊呼,便让后面跟着他那些人也知道了方易的身份,此时那些人便也都跟着激动起来。

    “真是刘伯升将军的弟弟么!……啊!那不就是那位刘三将军么?……对,我也有听过,刘伯升兄弟都勇武过人!……”

    众人听闻方易之名,都显得十分兴奋,言语中尽是敬佩和崇拜,而方易见他们兴奋的样子,也不禁在心中感叹:看来大哥的名声已经传到了颍川,这样的话,接下来应该会顺利许多!

    方易默默的想着,毕竟能不开战是最好,而且自己也答应过别人,要活着回去,不过要是真打起来,他也早做好了心理准备,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这才是战争。

    正在这时,傅俊突然对方易抱拳道:“三将军此番前来,可是准备要打襄城?”

    方易此时便点了点头,问道:“不知如今襄城防卫如何,有多少人把守?”

    那傅俊便道:“如今襄城尚有三百新军防守!”

    方易听了,便想这襄城小,自己拿下这三百人应当不成问题,于是他便对傅俊道:“我现在任命你为我军校尉,即刻随军前往襄城,你既是襄城人,就跟在我身边,仔细给我说说襄城目前的情况”

    傅俊大喜,立即躬身抱拳称诺。

    随后方易便翻身上马,命令全军继续启程,直奔襄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