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寻访城南冲突起(请投票、收藏、推荐好友!)

南楼逍遥客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xs.net,最快更新倾唐小戏骨最新章节!

    王重师也是说干就干的性子,既已承诺授业,就一刻也不愿耽搁。接风酒宴方歇,就拉着王师范直奔正房之后的演武场演练起来。

    挥汗如雨,汗液蒸腾,枪影烁烁,神出鬼没迷人眼。

    人已酒醒花却醉,清风拂过,百花摇曳,枝头乱点,尽吐芬芳胜人醉。

    场中的王重师人影融入枪法,人枪合一,场边伫立观摩的王师范亦如众芳迷醉,醉人的不是随风飘荡的花香,而是人随枪转、枪随人动的流畅自然间,每击尽皆出人意料,枪法随心,由我不由敌之意境。

    日月轮替,碧空已暗,幸无云海遮月,群星璀璨,清澈月光在星光点缀中倾洒而下,枪尖如镜反射光芒,照出的舞枪人却已是王师范。

    王师范观摩良久,一招一式默记心中,震惊于枪招精妙,虽失于华丽,却凌厉迅猛,如暴风骤雨摧敌胆,不破楼兰势不收!一时技痒难耐,下场一试身手。

    王重师目光锐利,片刻不离人枪,遇枪势滞涩则出言指正,逢意境不到则拨云点睛,如无以为继则亲身示范,传道、授业、解惑,尽师之道。

    叔侄二人痴于武艺,忘却时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盛雨如裁判的终场哨声,强令意犹未尽的二人只能各自回房,还寝梦佳期。

    雨下了一夜,骤雨遇疾风,欲摧百花残。然群芳的生命力亦是不容小觑,虽有风中摇曳,雨中凌乱,却终是挺过那最难捱的黑夜,雨后含露更显娇艳欲滴,依旧暗吐芬芳。

    浓睡过后残酒消,王师范推门迎朝阳,扑面而来的是偶夹暗香的清新空气,显然是夜雨湿润了庭院地面的灰尘,举目望去,垂立的柳树仿若出浴红颜,更显青翠。

    刚一出门就径直向演武场走去,以续未尽之意。由缓而急,由生疏滞涩渐至顺畅圆融,只是其中意境非是一日之功。王师范也知武艺如玉,千锤万凿才能出深山,切磋琢磨方可露真容,水磨工夫是免不了的。

    朝阳调皮地跃出东方地平线尚显不满足,渐渐升起,得意的笑脸散发容光,如顽皮的孩子催促人们起床,毕竟已是辰时初刻。

    王师范也结束了晨练,正在厅中吃着早饭。此时,杜荀鹤悠然走来,气质如仙飘然下凡尘,一语道出却有几分凡人气,“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我也未用早饭,就蹭蹭师范的美食,可好?”

    低头吃饭的王师范不及恩师出声,从脚步声中就已听出来人是谁。

    仆人上过饭菜就已退去了,偶有往来者也是矫健亲兵,那步伐自是铿锵有力,而其他人等未经通传不得擅自入内,唯有恩师杜荀鹤不在此列,那轻微脚步的主人是谁?还不是一想便知,岂能瞒过小戏骨那对功率加倍的接收器——大耳不肥头。

    王师范忙放下碗筷,起身出门相迎,恭恭敬敬施以弟子之礼,“恩师安好,请入内同用早饭。”

    此时恰是私下场合,杜荀鹤笑吟吟受了一礼,随着王师范地热情招呼,脚步轻盈步入前厅,飘然来到桌前。

    眼中馋光四射,眉毛弯弯有些迫不及待,注视着大圆、厚重餐桌上摆放的一盘仍在冒着丝丝热气的白面馒头,一盆泛着青光的诱人米粥,外加几样精致可口的小菜,偶有香味溢出,鼻翼扇动,悄悄吸上些微,不可察觉间暗暗点头。

    “若是寻常人家,这等早饭可称丰盛,可师范身为一县之令,且为名门之后、将门虎子,此等身份再配如此早饭,尽显其人节用之心,亦知其自律之严,可称为贤。”

    “未及弱冠之龄,却能去浊就清,实在难能可贵!”杜荀鹤充满仙气、亦不乏沧桑的脸庞上,不自觉地流露出一抹慰然之色,语气亲和,“那为师就却之不恭了,呵呵。”

    王师范亲手给老师盛了满满一碗香粥,随后师徒二人便边吃边聊了起来。毕竟如今济阳县正处于百废待兴之时,各种事务千头万绪亟待处理,自是顾不上“食不言寝不语”的金科玉律,可见二人亦非教条之儒。

    原来,昨日杜荀鹤花了一整日外加一个晚上的漫长时间,详详细细地翻查了济阳县历年的土地户籍档案,又命差役寻得本县的耕田农民、工匠手艺人、小商人等百业之人,前来一一问话,从他们的不同视角描述中,大致了解了县中的土地状况,遂今晨刚一起床,就迫不及待地来寻王师范一同出城去实地考察一番。

    毕竟事虽多,却应知所先后,要务为先,而眼下最要紧之事就是确定济阳县可开垦土地的亩数、分布及附近水源如何,以便早日分给破浪营将士的家眷和一路跟随而来的寿张县乡亲,还有即将到来的牛家村父老,一则可安军心民心,二则也不误了农时,好使秋粮有所收获,稍解百姓之困顿。

    “这济阳县的荒地颇多,要说最是肥沃之处,还得属城南,因其近河便于取水,且多是熟地,但历年两税过苛,百姓难以负担之下方才无奈撂荒,弃耕流浪他乡。

    据档案记载,有一暴姓大户,独占城南良田近半,荀鹤从百姓口中得知,其因人力不足而耕种不力,方才不再圈地,却是扬言:城南之田皆属他暴家,任何人不得私占。实属当地一霸!”

    “哦?济阳境内还有这般人物?”王师范平日最是厌恶欺压乡里的土霸,好儒的他向来崇尚“民为贵”,深通官民的鱼水关系,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至理。

    “我也查了历年的两税账目,这暴家所缴纳的粮食与其实际占有的土地亩数甚是不符,可以说相去甚远,更有甚者,历年都以歉收之名屡次拖欠赋税!足见其人在官场必有后台,否则断不敢如此嚣张!”

    “而且目前济阳县账目上的二十万亩土地,这暴家就占了一半,足有十万亩!要是再算上其私占的田亩,数字必定更加惊人,恐怕说这济阳县是他暴家的囊中之物,亦不为过矣!”

    一向心忧百姓的杜荀鹤,最是知晓这类乡间土霸的丑陋嘴脸,如果说是藩镇割据、战事连连让百姓流离失所,那这些土霸就是榨干百姓最后一滴血、一粒粮的恶徒,想到路有饿殍,多少断肠人在天涯,牙根咬得咯吱作响,谪仙亦有凡尘怒!

    “嗯,这种人就是附在百姓身上的吸血鬼,着实可恶!只是这其中关系必然错综复杂,未免打草惊蛇,当好生打探一番,再从长计议。”

    “不过,也不能被他一句话就吓住,我们先去城南划好土地,以军屯之名先行圈占,此乃我分内之权,倒要看看这暴家有何反应。就算引出其后台,我们也是理由正当,他亦占不到分毫便宜。”

    王师范剑眉深锁,思索片刻,知此中积弊甚深,不是一朝可以解决的,当慎重为之。

    不过,适当地试探之举也是必要的,至于这是打草惊蛇还是引蛇出洞,却如行走于钢丝之上,不只需要拿捏火候,更少不了果决担当的魄力,而这正是王师范身上最闪光之处!

    杜荀鹤侧耳倾听完这番谨慎之中不失进取的应对之策,漆黑眼眸刹那间璀璨如星光,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遂赞同道:“嗯,这样也好。那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出发,先把这城南之地划下!”

    王师范命人去通知王猛,让他带领骑兵队到城南荒田处与其汇合,自己则与杜荀鹤在亲兵队的护拥下,扬鞭出城直奔城南。

    一路行来,好一片平原之地,花红柳绿,溪水潺潺,蝉鸣肆意,飞鸟翱翔于碧空,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只是,炊烟袅袅,偶尔才能遇见一处,鲜有人迹,农田应已荒芜数年,其间长高的杂草就是最好的证明。

    即使逢此河水转弯,宽甸沃野,却看不到人烟,只能勾起人们内心地无限叹息,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

    举目四望,荒田不下二十万亩,足够安置首批军屯之用,这算是唯一能提振思绪的好消息吧。

    沿河前行数里,依稀见到人影晃动,及至近前,原来是农民在田间劳作。与长势良好的庄稼形成强烈视觉反差的,是那一个个或瘦弱,或佝偻的身影。显然是虽守着良田万顷,却无饱腹之粮,答案只有一个:他们只是佃户,而主人必然吝啬。

    王师范跳下马来,把缰绳抛给亲兵,和杜荀鹤一起走向不远处的老农。

    闻听脚步声,老农缓缓抬起头,布满皱褶、皮肤松弛、还有着几处老年斑的苍老面孔,带着惊慌畏惧之色,孱弱的身体隐隐瑟瑟发抖,嘴唇偶有颤动,却不能发一言。

    “老伯,莫要惊慌,我是县里新来的王县令,想跟您打听一些事。”王师范弯腰给老农施了一礼,语气尽量温和,脸上也挂着人畜无害的亲切笑容。

    老农闻听王师范自称“县令”,出于本能,屈膝欲大礼参拜。王师范眼疾手快,一把扶住老农,口中温言道:“老伯莫要多礼,师范虽为本地父母官,却也受不起长者大礼。”

    只是一把搀扶,一句暖心之语,却让饱经沧桑的浑浊双目流下滚烫的泪水,“王县令,您是我这糟老头子见过的天底下最好的父母官!您就问吧,只要是我知道的,定会如实相告。”

    看着老农那苍老的面容,估计年纪大概在五十岁上下,毕竟这时节人们的平均寿命远没有后世长久,而且常年劳作,风吹日晒之下,自是苍老。

    仅是一把搀扶就让老农深受触动,可见平日必是受多了压迫,很少被人尊重。一句客套远达不到恩惠,就让他感恩戴德如斯,多么朴实的农民啊!

    “老伯,那边的熟地也很肥沃,怎么就荒废了?”王师范想从老农口中印证掌握的信息。

    “哎,多好的地啊!要是有一丁点办法,谁会撂荒呢?”

    “哦?愿闻其详。”

    老农眼中现出一丝犹豫之色,思想挣扎半天,终是下定决心道:“王县令,您是好官,我也一大把年纪了,有些话亦不想带进棺材里,索性就说个痛快!”

    “原本我们家里也有三十多亩良田,就在那片荒地,年轻时家中也算殷实,养活五个儿子一点不成问题。只是这些年的税赋数倍于老朽年轻之时,勉力交了税,家里能不饿死人就算不错了!到现在就长子早年娶了一房媳妇,其他四个儿子皆过了弱冠之龄,却连媳妇都娶不起。

    再加上县里酷吏与这乡下恶霸勾结,平日巧取豪夺,我们这等平头百姓实在是活不下去。这些年来,走的走,没走的也和我一样,只能变卖了农田,全家人被逼着给暴家种地,勉强能有一口吃的。”

    老者的泪水如断线珍珠,泪流不止,呜咽之声更是催人泪下,附近的家人和乡亲们闻声都聚拢过来,上至父辈老农,下至二十岁的青壮,无不黯然落泪。

    王师范与杜荀鹤互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愤怒,朗朗乾坤,王法何在!

    就在这时,一个透着尖酸之声突兀响起:“大白天不干活,还在这聚众闲聊,是谁给你们的胆子!若是耽误了暴老爷的庄稼,你们一个都别想活!”

    只见二三十名凶恶庄丁簇拥着一个管家模样之人走来,尖尖的下颌,薄薄的嘴唇,一看就是凉薄之人。

    走到近前,看先前说话的老农哭得最凶,不由分说,上去就扇了一个嘴巴,口中恶狠狠地说道:“你这老不死的,是不是在说暴老爷坏话?以为找到了靠山,就敢乱说话了!告诉你,这济阳县的天,姓暴,暴老爷就是这最大的山!”

    瞟了一眼王师范等人,犹自嚣张,再加上身后二三十名庄丁壮胆,全然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愈加跋扈。

    “你小子算哪根葱,敢跑这来拔横,也不睁开你那狗眼,看看这是谁的地盘!”对着王师范就是一通狂吠,气焰嚣张至极。

    砰!...啊!...啊!...砰!

    这不是后世某个相声段子,讨论的是从十楼和二楼掉下来的区别。

    而是王师范向身旁使了一个眼色,早已怒火满腔的王彦章,砰的一记重拳打在管家腹部,伴着一声大叫,直把挺着胸脯的管家打得弯腰不起。

    王彦章犹不解气,举起管家就是一顿抡,不顾那撕心裂肺地哀嚎,用力甩向对面庄丁之中,砰的一声撞倒数人,引来众人一阵大笑,真解气!